|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实验班)   智能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保密技术)   通信工程   软件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专业简介
 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1977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是全国恢复高考以来第一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1年开始招收全英文授课职工,2016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7年湖南省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一,2019年获批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本科建设点。
 本专业面向国家战略、产业需求、学校定位,坚持以“员工为先、能力为本”的办学理念与“厚基础、重思维、求创新”为专业发展特色,以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将学科特点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依托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突出算法和算力优势,围绕计算科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应用四个特色方向,坚持产出导向、能力为本,构建了以员工为中心、贯彻导师制、符合现代计算机学科发展特点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去向主要为大型IT公司、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实务部门和研究部门或在国内外顶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攻读更高学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培养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全球化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素质的优秀人才,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水平人才,使员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本专业员工毕业后五年内达到以下目标:
 1. 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复杂的工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
 2. 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创新性思维、研究能力、国际视野的IT业界或学界的高素质人才。
 3. 具备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遵守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要求如下。
 1. 工程知识:具备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的能力,并运用于解决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在信息收集、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应用本学科领域必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与专业知识,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识别,表达和解决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系统、组件或软件,并能够在计算机系统设计环节中具有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具有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并得到合理的结论,为解决计算机工程复杂问题提供支撑。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计算机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 矩阵表
 
  
   
    
     |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 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 社会 | 7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 1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复杂的工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创新性思维、研究能力、国际视野的IT业界或学界的高素质人才 |   |   |   |   |   | ● | ● | ● | ● |   | ● | ● | 
    
     | 3具备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   |   |   |   |   |   | ● | ● | ● | ● | ● | 
   
  
  
 用符号●进行标注
 四、学制、毕业学分要求及学位授予
 1. 本科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按照学分制度管理。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员工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68学分,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 课程类别 | 通识必修 | 学门核心 | 学类核心 | 专业核心 | 个性培养 | 通识选修 | 实践环节 | 合计 | 
    
     | 学分数 | 30 | 24 | 29 | 19 | 24 | 8 | 34 | 168 | 
   
  
  
 3.员工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有关环节,达到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国家员工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即可毕业。根据《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湖大教字[2018]22号),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必修30学分+选修8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通识选修课程按《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读办法》实施,通识必修课程如下: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115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 
    
     | GE0117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 
    
     | GE0115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 
    
     | GE01155(-162) | 形势与政策 | 2 |   | 
    
     | GE0115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 
    
     | GE0115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 
    
     | GE01151 | 思政实践 | 2 |   | 
    
     | GE01012(-015) | 大学英语 | 8 | 实行弹性学分、动态分层、模块课程教学,总学分为8学分,设置4、6、8三级学分基本要求,不足学分可以通过相关外语水平等级测评或外语学科竞赛成绩获取。 | 
    
     | GE01089(-092) | 体育 | 4 |   | 
    
     | 合计 | 30 |   | 
   
  
  
 (二)学门核心(24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3025 | 高等数学A(1) | 5 |   | 
    
     | GE03026 | 高等数学A(2) | 5 |   | 
    
     | GE03003 | 线性代数A | 3 |   | 
    
     | GE0300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 
    
     | GE03005 | 普通物理A(1) | 3 |   | 
    
     | GE03006 | 普通物理A(2) | 3 |   | 
    
     | GE03007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 
    
     | GE03008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 
    
     | 合计 | 24 |   | 
   
  
  
 (三)学类核心(29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4029 | 程序设计 | 5 |   | 
    
     | CS04030 | 离散数学 | 4 |   | 
    
     | CS04031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 
    
     | CS04032 | 电路与电子学 | 5 |   | 
    
     | CS04033 | 计算机系统 | 5 |   | 
    
     | CS04034 | 操作系统 | 5 |   | 
    
     | 合计 | 29 |   | 
   
  
  
 (四)专业核心(19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5101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导论 |   |   | 
    
     | CS05102 | 人工智能 | 3 |   | 
    
     | CS05106 | 计算机体系结构 | 3 |   | 
    
     | CS05103 | 计算机网络 | 3 |   | 
    
     | CS05105 | 编译原理 | 3 |   | 
    
     | CS05107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3 |   | 
    
     | CS05104 | 数据库系统 | 3 |   | 
    
     | 合计 | 19 |   | 
   
  
  
 (五)个性培养(24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采用方向分组与任选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共选修8门课程。员工首先选定某一分组的4门课程,然后任选4门课程(鼓励院内跨组选择)。总计24学分,课程及分组如下: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6140 | 计算方法 | 3 | 计算科学组 | 
    
     | CS06200 | 计算理论 | 3 |   | 
    
     | CS06201 | 认知科学 | 3 |   | 
    
     | CS06204 |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 3 |   | 
    
     | CS06203 | 智能优化算法 | 3 |   | 
    
     | CS06202 | 计算模型与计算复杂性 | 3 |   | 
    
     | CS06071 | 数据挖掘 | 3 | 数据科学组 | 
    
     | CS06144 | 机器学习 | 3 |   | 
    
     | CS06205 | 深度学习 | 3 |   | 
    
     | CS06143 | 社交网络分析 | 3 |   | 
    
     | CS06206 | 信息检索 | 3 |   | 
    
     | CS06267 | 生物信息学 | 3 |   | 
    
     | CS06142 | 云计算技术 | 3 | 计算机系统组 | 
    
     | CS06207 | 并行算法设计与分析 | 3 |   | 
    
     | CS06208 | 软件工程 | 3 |   | 
    
     | CS06148 | 分布式与云计算系统 | 3 |   | 
    
     | CS06209 | 分布式数据管理 | 3 |   | 
    
     | CS06210 | 分布式系统与数据处理 | 3 |   | 
    
     | CS06211 | 模式识别 | 3 | 计算机应用组 | 
    
     | CS06212 | 计算机图形学 | 3 |   | 
    
     | CS06213 | 计算机视觉 | 3 |   | 
    
     | CS06214 | 信息可视化 | 3 |   | 
    
     | CS06161 | 数字图像处理 | 3 |   | 
    
     | CS06147 | 路由与交换技术 | 3 | 计算机应用组 | 
    
     | CS06215 | 自动驾驶与车联网 | 3 |   | 
   
  
  
 (六)实践环节(34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9048(-049)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 
    
     | CS10046 | 创新创业 | 2 |   | 
    
     | CS10048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 
    
     | CS10049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 
    
     | CS10050 | 软件能力实训 | 4 |   | 
    
     | CS10051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4 |   | 
    
     | CS10021 | 专业综合设计 | 4 |   | 
    
     | CS10052 | 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 | 14 |   | 
    
     | 合计 | 34 |   |   | 
   
  
  
 六、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修读课程-毕业要求”矩阵表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 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 社会 | 7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M |   | M | M | M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   |   |   |   | H | H | M | M |   | M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H |   | M | M | M |   | L |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H | M | M | M |   | H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M |   | M | L | M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   |   |   | M | M | H | M | M | 
    
     | 思政实践 |   |   |   |   |   | M |   | M | H | H |   | M | 
    
     | 大学英语 |   |   |   |   |   | L |   | M | M | H |   | H | 
    
     | 体育 |   |   |   |   |   |   | L | M | H | H |   | M | 
    
     | 高等数学A | H | H |   | M | L |   |   |   |   |   |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H | H |   | M | L |   |   |   |   |   |   |   | 
    
     | 线性代数A | H | H |   | M | L |   |   |   |   |   |   |   | 
    
     | 普通物理A | H | H |   | M |   |   |   | M |   |   |   |   | 
    
     | 普通物理实验A | H |   | H |   | M |   |   | L | M |   |   |   | 
    
     | 程序设计 | M |   | H |   |   |   |   |   |   |   |   | L | 
    
     | 离散数学 | M | H |   |   |   |   |   |   |   |   |   |   |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   | H |   |   |   |   |   |   |   |   |   | 
    
     | 电路与电子学 |   |   | H |   |   |   |   |   |   |   |   |   | 
    
     | 计算机系统 |   |   | H |   |   |   |   |   | M |   |   | L | 
    
     | 操作系统 |   |   | H |   |   |   |   |   | M |   |   |   |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导论 |   | H |   | H |   | M |   |   |   |   |   |   | 
    
     | 人工智能 |   | H |   |   |   |   |   |   |   |   |   |   | 
    
     | 算法分析与设计 | H |   |   |   |   |   |   |   |   |   |   |   | 
    
     | 计算机网络 |   |   | H | H |   | M |   |   |   |   |   |   | 
    
     | 编译原理 | H |   |   | H |   | M |   |   |   |   |   |   | 
    
     | 数据库系统 | H |   |   | H |   | M |   |   |   |   |   |   | 
    
     | 计算机体系结构 |   |   | H | H |   | M |   |   |   |   |   |   |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   |   |   |   |   |   |   | M |   |   | M | 
    
     | 创新创业 |   |   |   |   | M | H | L | M | H |   | H |   | 
    
     | 软件能力实训 |   |   |   |   | H | M | H |   |   |   |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   |   |   | H |   |   |   |   |   |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   |   |   | H |   |   |   |   |   |   |   |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   |   |   | H |   | H |   |   |   | M |   | 
    
     | 专业综合设计 |   |   | H | H |   |   |   | M |   |   | L |   | 
    
     | 毕业设计(论文) |   |   | M | H |   |   |   | M |   |   |   | H | 
    
     | 专业选修课程群 |   |   |   | M |   | M |   |   |   |   |   | H | 
   
  
  
 用符号H、M、L进行标注,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度低。
 七、课程责任教师一览表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拟授课学院/教师 | 授课学期 | 
    
     | 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3 | 
    
     | 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28+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3 | 思政实践 | 2 | 64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 | 
    
     | 5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8 | 
    
     | 6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 | 
    
     | 7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8 | 大学英语 | 8 | 128 | 外国语学院 | 1-4 | 
    
     | 9 | 体育 | 4 | 128+16 | 体育学院 | 1-4 | 
    
     | 10 | 高等数学A(1)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1 | 
    
     | 11 | 高等数学A(2)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2 | 
    
     | 12 | 线性代数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1 | 
    
     | 1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3 | 
    
     | 14 | 普通物理A(1)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5 | 普通物理A(2)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6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7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8 | 程序设计 | 5 | 48+16+32 | 陈浩(责任教授)团队 | 1 | 
    
     | 19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导论 | 1 | 16 | 李肯立、肖德贵 | 1 | 
    
     | 20 | 离散数学 | 4 | 56+8 | 杨圣洪(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1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56+16+16 | 骆嘉伟(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2 | 电路与电子学 | 5 | 56+16+16 | 邝继顺(责任教授)团队 | 3 | 
    
     | 23 | 计算机系统 | 5 | 56+16+16 | 赵欢(责任教授)团队 | 4 | 
    
     | 24 | 操作系统 | 5 | 48+16+32 | 陈浩、肖德贵 | 4 | 
    
     | 25 | 人工智能 | 3 | 40+4+8 | 许莹、钟雄虎、夏艳、田泽安、杨超、杨胜 | 6 | 
    
     | 26 | 计算机网络 | 3 | 40+4+8 | 王东、袁小坊、陈果 | 5 | 
    
     | 27 | 数据库系统 | 3 | 40+4+8 | 杨超、周旭、陈湘涛、王伟胜、杨建业、谭光华 | 5 | 
    
     | 28 | 编译原理 | 3 | 40+4+8 | 全哲、陈果、谭光华 | 5 | 
    
     | 29 | 计算机体系结构 | 3 | 40+4+8 | 李肯立、唐卓、田泽安、周旭、阳王东、刘楚波 | 6 | 
    
     | 30 | 算法分析与设计 | 3 | 40+4+8 | 宋勃升 | 5 | 
    
     | 31 | 计算方法 | 3 | 48 | 范年柏 | 6 | 
    
     | 32 | 计算理论 | 3 | 48 | 田泽安 | 5 | 
    
     | 33 | 认知科学 | 3 | 48 | 王树林 | 6 | 
    
     | 34 | 软件工程 | 3 | 48 | 王伟胜、王树林、阳王东 | 5 | 
    
     | 35 | 智能优化算法 | 3 | 48 | 夏艳 | 7 | 
    
     | 36 | 计算模型与计算复杂性 | 3 | 48 | 曾湘祥 | 6 | 
    
     | 37 | 数据挖掘 | 3 | 48 | 卢新国 | 5 | 
    
     | 38 | 机器学习 | 3 | 48 | 陈湘涛 | 6 | 
    
     | 39 | 深度学习 | 3 | 48 | 杨超 | 6 | 
    
     | 40 | 社交网络分析 | 3 | 48 | 姜文君 | 6 | 
    
     | 41 | 信息检索 | 3 | 48 | 杨建业 | 7 | 
    
     | 42 | 生物信息学 | 3 | 48 | 吴蓉晖 | 7 | 
    
     | 43 | 云计算技术 | 3 | 48 | 陈果 | 6 | 
    
     | 44 | 并行算法设计与分析 | 3 | 48 | 吴帆 | 6 | 
    
     | 45 | 分布式与云计算系统 | 3 | 48 | 刘楚波 | 6 | 
    
     | 46 | 分布式数据管理 | 3 | 48 | 周旭 | 7 | 
    
     | 47 | 分布式系统与数据处理 | 3 | 48 | 唐卓 | 7 | 
    
     | 48 | 模式识别 | 3 | 48 | 杨胜 | 5 | 
    
     | 49 | 计算机图形学 | 3 | 48 | 谭光华 | 6 | 
    
     | 50 | 计算机视觉 | 3 | 48 | 蔡敏捷 | 6 | 
    
     | 51 | 信息可视化 | 3 | 48 | 黄尚戎 | 6 | 
    
     | 52 | 数字图像处理 | 3 | 48 | 朱宁波 | 7 | 
    
     | 53 | 路由与交换技术 | 3 | 48 | 袁小坊 | 7 | 
    
     | 54 |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 3 | 48 | 钟雄虎 | 7 | 
    
     | 55 | 自动驾驶与车联网 | 3 | 48 | 肖德贵 | 7 | 
    
     | 56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148 | 武装部 | 1、3 | 
    
     | 57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64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3 | 
    
     | 58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32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4 | 
    
     | 59 | 软件能力实训 | 4 | 128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1 | 
    
     | 60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4 | 128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2 | 
    
     | 61 | 专业综合设计 | 4 | 128 | 王伟胜、全哲、陈浩、夏艳、唐卓 | 夏季学期3 | 
    
     | 62 | 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 | 14 | 448 | 计科专业全体教师 | 8 | 
   
  
  
 八、专业责任教授
 
  
   
    
     |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学位 | 专业特长 | 承担授课课程 | 
    
     | 1 | 陈浩 | 教授 | 博士 | 并行分布式系统 | 操作系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实验班)
 一、专业简介
 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于1977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2001年开始招收全英文授课职工,2016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集合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和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强大的软硬件环境以及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的多学科优势,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于2020年开始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拔尖实验班),选拔品学兼优、立志献身计算机基础科学研究事业的员工,突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高性能计算及其领域应用的特色,培养具备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能够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优秀计算机人才。毕业生去向主要为在国内外顶级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攻读更高学位,或在大型IT公司、通信运营商、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关键研究部门和实务部门,从事计算机基础科学研究、计算机及其与交叉学科领域的创新研发、设计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拔尖实验班)致力培养勇攀科学高峰、面向计算机行业、国家社会重大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经济建设全球化需求的具备创新能力和良好素质的优秀人才,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和高性能计算领域应用知识与技能,学术研究型、科技创新型、自主创业型的计算机领域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使员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岗崇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本专业员工毕业后五年内达到以下目标:
 1. 研究者,成为研究型人才,特别是在高性能计算领域。
 2. 创新者,成为计算机行业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在高性能计算软件产业方向。
 3. 领军者,成为业界组织者、管理者或领导者。
 4. 崇业者,具有人文关怀、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终身自主学习意识。
 三、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具备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的能力,并运用于解决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在信息收集、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应用本学科领域必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与专业知识,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识别,表达和解决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系统、组件或软件,并能够在计算机系统设计环节中具有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具有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并得到合理的结论,为解决计算机工程复杂问题提供支撑。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计算机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 矩阵表
 
  
   
    |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 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 社会 | 7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 1. 研究者,成为研究型人才,特别是在高性能计算领域。 | ● | ● |   | ● | ● |   |   |   |   |   |   |   | 
   
    | 2. 创新者,成为计算机行业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在高性能计算软件产业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3. 领军者,成为业界组织者、管理者或领导者。 | ● |   | ● |   |   | ● | ● |   | ● |   | ● |   | 
   
    | 4. 崇业者,具有人文关怀、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终身自主学习意识。 |   |   |   |   |   |   |   | ● |   | ● |   | ● | 
  
 
 用符号●进行标注
 四、学制、毕业学分要求及学位授予
 1. 本科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按照学分制度管理。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实验班)专业员工毕业最低学分数为 163学分,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 课程类别 | 通识必修 | 学门核心 | 学类核心 | 专业核心 | 个性培养 | 通识选修 | 实践实训 | 合计 | 
    
     | 学分数 | 30 | 24 | 29 | 19 | 18 | 8 | 35 | 163 | 
   
  
  
 3. 员工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有关环节,达到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国家员工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即可毕业。根据《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湖大教字[2018]22号),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必修30学分+选修8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通识选修课程按《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读办法》实施,通识必修课程如下: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115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 
    
     | GE0117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 
    
     | GE0115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 
    
     | GE01155(-162) | 形势与政策 | 2 |   | 
    
     | GE0115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 
    
     | GE0115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 
    
     | GE01151 | 思政实践 | 2 |   | 
    
     | GE01012(-015) | 大学英语 | 8 | 实行弹性学分、动态分层、模块课程教学,总学分为8学分,设置4、6、8三级学分基本要求,不足学分可以通过相关外语水平等级测评或外语学科竞赛成绩获取。 | 
    
     | GE01089(-092) | 体育 | 4 |   | 
    
     | 合计 | 30 |   | 
   
  
  
 (二)学门核心(24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3025 | 高等数学A(1) | 5 |   | 
    
     | GE03026 | 高等数学A(2) | 5 |   | 
    
     | GE03003 | 线性代数A | 3 |   | 
    
     | GE0300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 
    
     | GE03005 | 普通物理A(1) | 3 |   | 
    
     | GE03006 | 普通物理A(2) | 3 |   | 
    
     | GE03007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 
    
     | GE03008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 
    
     | 合计 | 24 |   |   | 
   
  
  
 (三)学类核心(29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4035 | 程序设计(拔尖实验班) | 5 | 单独开班 | 
    
     | CS04030 | 离散数学 | 4 |   | 
    
     | CS04031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 
    
     | CS04032 | 电路与电子学 | 5 |   | 
    
     | CS04033 | 计算机系统 | 5 |   | 
    
     | CS04034 | 操作系统 | 5 |   | 
    
     | 合计 | 29 |   |   | 
   
  
  
 (四)专业核心课程(19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5130 | 计算机科学概述 | 1 |   | 
    
     | CS05132 |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系统 | 3 |   | 
    
     | CS05133 | 编译系统 | 3 |   | 
    
     | CS05134 | 计算方法 | 3 |   | 
    
     | CS05135 |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 3 |   | 
    
     | CS05107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3 |   | 
    
     | CS05136 | 并行程序设计 | 3 |   | 
    
     | 合计 | 19 |   | 
   
  
  
 (五)个性培养(18学分)
 从以下课程列表中选3门,从全校选修课中选3门(鼓励跨专业选修),共选修6门课程,总计18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6261 | 计算理论引论 | 3 |   | 
    
     | CS06262 | 人工智能 | 3 |   | 
    
     | CS06263 | 计算机体系结构 | 3 |   | 
    
     | CS06264 | 计算机网络 | 3 |   | 
    
     | CS06265 | 数据库原理 | 3 |   | 
    
     | CS06266 | 图论 | 3 |   | 
    
     | 合计 | 18 |   | 
   
  
  
 (六)实践环节(35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9048(-049)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 
    
     | CS10058 | 创新设计 | 3 | 包含创新创业 | 
    
     | CS10048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 
    
     | CS10049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 
    
     | CS10050 | 软件能力实训 | 4 |   | 
    
     | CS10060 | 计算机系统实训 | 4 |   | 
    
     | CS10061 | 复杂工程设计 | 4 |   | 
    
     | CS10054 | 毕业论文(含毕业实习) | 14 | 注重学术性 | 
    
     | 合计 | 35 | 
   
  
  
 要求:实践(含独立实验)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
 六、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参照专业认证标准,各专业应根据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建立修读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修读课程-毕业要求”矩阵表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 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 社会 | 7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M |   | M | M | M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   |   |   |   | H | H | M | M |   | M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H |   | M | M | M |   | L |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H | M | M | M |   | H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M |   | M | L | M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   |   |   | M | M | H | M | M | 
    
     | 思政实践 |   |   |   |   |   | M |   | M | H | H |   | M | 
    
     | 大学英语 |   |   |   |   |   | L |   | M | M | H |   | H | 
    
     | 体育 |   |   |   |   |   |   | L | M | H | H |   | M | 
    
     | 高等数学A | H | H |   | M | L |   |   |   |   |   |   |   | 
    
     | 线性代数A | H | H |   | M | L |   |   |   |   |   |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H | H |   | M | L |   |   |   |   |   |   |   | 
    
     | 普通物理A | H | H |   | M |   |   |   | M |   |   |   |   | 
    
     | 普通物理实验A | H |   | H |   | M |   |   | L | M |   |   |   | 
    
     | 程序设计(拔尖实验班) | M |   | H |   |   |   |   |   |   |   |   | L | 
    
     | 离散数学 | M | H |   |   |   |   |   |   |   |   |   |   |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L |   | H |   |   |   |   |   |   |   |   |   | 
    
     | 电路与电子学 |   |   | H |   |   |   |   |   |   |   |   |   | 
    
     | 计算机系统 |   |   | M |   |   |   |   |   | M |   |   | L | 
    
     | 操作系统 |   |   | H |   |   |   |   |   | M | M |   |   | 
    
     |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系统 | H |   |   |   |   |   |   |   |   | M |   |   | 
    
     | 编译系统 | M |   | H | M |   |   |   |   |   |   |   |   | 
    
     | 计算方法 |   | M |   | H |   |   |   |   |   |   |   |   | 
    
     |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   | H | M | L |   |   |   |   |   |   |   |   |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M |   | H | H |   |   |   |   |   |   |   |   | 
    
     | 并行程序设计 | M |   | H |   | M |   |   |   |   |   |   |   |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   |   |   |   |   |   |   | M |   |   | M | 
    
     | 创新设计 |   |   | H | M |   | H |   |   | M | M | H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   | M |   | H |   |   |   |   |   |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   | H |   | H |   |   |   |   |   |   |   | 
    
     | 软件能力实训 |   |   |   |   | H | M | H |   |   |   |   |   | 
    
     | 计算机系统实训 |   |   | H |   | H |   | H |   |   | H | M |   | 
    
     | 复杂工程设计 |   |   | H | H |   |   |   | M |   |   | L |   | 
    
     | 毕业论文(含毕业实习) |   |   | M | H |   |   |   | M |   |   |   | H | 
    
     | 计算理论引论 |   | M |   | M |   |   |   |   |   |   |   |   | 
    
     | 人工智能 |   | H |   |   |   |   |   |   |   | M |   |   | 
    
     | 计算机体系结构 |   |   | H | M |   | M |   |   |   |   |   |   | 
    
     | 计算机网络 |   |   | H |   |   |   |   |   |   | M |   |   | 
    
     | 数据库原理 |   |   | H | M |   |   |   |   |   |   | M |   | 
    
     | 图论 |   | M |   | M |   |   |   |   |   |   |   |   | 
    
     | 专业选修课程 |   |   |   | M |   | M |   |   |   |   |   | H | 
   
  
  
 用符号H、M、L进行标注,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度低。
 七、课程责任教师一览表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拟授课学院/教师 | 授课学期 | 
    
     | 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3 | 
    
     | 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28+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3 | 思政实践 | 2 | 64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 | 
    
     | 5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8 | 
    
     | 6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 | 
    
     | 7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8 | 大学英语 | 8 | 128 | 外国语学院 | 1-4 | 
    
     | 9 | 体育 | 4 | 128+16 | 体育学院 | 1-4 | 
    
     | 10 | 高等数学A(1)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1 | 
    
     | 11 | 高等数学A(2)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2 | 
    
     | 12 | 线性代数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1 | 
    
     | 1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3 | 
    
     | 14 | 普通物理A(1)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5 | 普通物理A(2)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6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7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8 | 计算机科学概述 | 1 | 16 | 李肯立 | 1 | 
    
     | 19 | 程序设计(拔尖实验班) | 5 | 48+16+32 | 陈浩(责任教授)团队 | 1 | 
    
     | 20 | 离散数学 | 4 | 56+8 | 杨圣洪(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1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56+16+16 | 骆嘉伟(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2 | 电路与电子学 | 5 | 56+16+16 | 邝继顺(责任教授)团队 | 3 | 
    
     | 23 | 计算机系统 | 5 | 56+16+16 | 赵欢(责任教授)团队 | 4 | 
    
     | 24 | 操作系统 | 5 | 48+16+32 | 陈浩、肖德贵、李蕊、刘彩苹 | 4 | 
    
     | 25 | 计算方法 | 3 | 40+4+8 | 范年柏、曾湘祥、杨建业 | 5 | 
    
     | 26 |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 3 | 40+4+8 | 王树林、刘楚波、宋勃升 | 5 | 
    
     | 27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3 | 40+4+8 | 姜文君、夏艳、宋勃升 | 5 | 
    
     | 28 |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系统 | 3 | 40+4+8 | 李肯立、王东、唐卓、陈果、周旭 | 6 | 
    
     | 29 | 编译系统 | 3 | 40+4+8 | 全哲、陈果、谭光华 | 6 | 
    
     | 30 | 并行程序设计 | 3 | 40+4+8 | 阳王东、吴帆、刘楚波 | 6 | 
    
     | 31 | 计算理论引论 | 3 | 48 | 王树林、田泽安 | 5 | 
    
     | 32 | 数据库原理 | 3 | 48 | 王伟胜、刘彩萍 | 5 | 
    
     | 33 | 计算机体系结构 | 3 | 48 | 彭蔓蔓、吴强 | 6 | 
    
     | 34 | 计算机网络 | 3 | 48 | 王东、袁小坊 | 6 | 
    
     | 35 | 人工智能 | 3 | 48 | 许莹、钟雄虎 | 7 | 
    
     | 36 | 图论 | 3 | 48 | 杨圣洪 | 7 | 
    
     | 37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148 | 武装部 | 1、3 | 
    
     | 38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64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3 | 
    
     | 39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32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4 | 
    
     | 40 | 软件能力实训 | 4 | 128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1 | 
    
     | 41 | 计算机系统实训 | 4 | 128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2 | 
    
     | 42 | 复杂工程设计 | 4 | 128 | 王伟胜、全哲、陈浩、夏艳、唐卓 | 夏季学期3 | 
    
     | 43 | 毕业论文(含毕业实习) | 14 | 448 | 计科系全体教师 | 8 | 
   
  
  
 八、专业责任教授
 
  
   
    
     |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 学位 | 专业特长 | 承担授课课程 | 
    
     | 1 | 李肯立 | 教授 | 博士 | 并行分布式处理、超级计算与 云计算、面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高效能计算 | 计算机科学概述、并行与分布式 计算系统 | 
   
  
  
 
 
 
 智能科学与技术
 一、专业简介
 为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自身教育优势及其在计算机、通信等领域的专业优势,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于2007年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新专业,是全国首批获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校之一。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培养方案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制定。培养过程旨在培养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使员工通过对智能科学与技术核心专业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和实践,掌握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等相关理论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法,夯实相关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学科核心基础知识。注重智能科学与技术工程实践能力,本专业加强学科交叉与国际交流特色,重点突出嵌入式移动计算、模式识别与机器感知、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智能系统与智能信息处理等专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信息产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国防等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工作,或在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攻读更高学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培养面向智能科学与技术行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全球化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素质的优秀人才,使员工具有扎实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工程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学术研究型、自主创业型、科技开发型的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高水平,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本专业员工毕业后五年内达到以下目标:
 1. 具备厚实的科学与工程基础,扎实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对智能感知和装备、智能系统与应用、智能科技应用和管理等复杂工程项目提供智能化、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2. 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思维、研究能力、国际视野的未来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业界或学界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3.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和终身自主学习意识,成为具有理想信念的崇业者。
 三、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具备应用数理知识、工程基础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的能力,能将电子、计算机与通信等学科基础知识运用于解决智能科学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在信息收集、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应用本学科领域必需的数理基础、工程基础与专业知识,对智能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识别,表达和解决复杂智能系统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系统、组件或软件,并能够在智能系统设计环节中具有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智能系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具有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并得到合理的结论,为解决智能系统工程复杂问题提供支撑。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智能系统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智能系统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能科学与技术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智能系统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复杂智能系统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 矩阵表
 
  
   
    
     |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 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 社会 | 7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 1 具备厚实的科学与工程基础,扎实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对智能感知和装备、智能系统与应用、智能科技应用和管理等复杂工程项目提供智能化、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2 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思维、研究能力、国际视野的未来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业界或学界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   |   | ● | ● | ● |   |   |   | ● | ● | ● | ● | 
    
     | 3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和终身自主学习意识,成为具有理想信念的崇业者 |   |   |   |   |   | ● | ● | ● |   | ● |   | ● | 
   
  
  
   用符号●进行标注
 四、学制、毕业学分要求及学位授予
 1. 本科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按照学分制度管理。
 2.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员工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68学分,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 课程类别 | 通识必修 | 学门核心 | 学类核心 | 专业核心 | 个性培养 | 通识选修 | 集中实践 | 合计 | 
    
     | 学分数 | 30 | 24 | 29 | 19 | 24 | 8 | 34 | 168 | 
   
  
  
 3. 员工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有关环节,达到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国家员工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即可毕业。根据《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湖大教字[2018]22号),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必修30学分+选修8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通识选修课程按《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读办法》实施,通识必修课程如下: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115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 
    
     | GE0117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 
    
     | GE0115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 
    
     | GE01155(-162) | 形势与政策 | 2 |   | 
    
     | GE0115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 
    
     | GE0115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 
    
     | GE01151 | 思政实践 | 2 |   | 
    
     | GE01012(-015) | 大学英语 | 8 | 实行弹性学分、动态分层、模块课程教学,总学分为8学分,设置4、6、8三级学分基本要求,不足学分可以通过相关外语水平等级测评或外语学科竞赛成绩获取。 | 
    
     | GE01089(-092) | 体育 | 4 |   | 
    
     | 合计 | 30 |   | 
   
  
  
 (二)学门核心(24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3025 | 高等数学A(1) | 5 |   | 
    
     | GE03026 | 高等数学A(2) | 5 |   | 
    
     | GE03003 | 线性代数A | 3 |   | 
    
     | GE0300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 
    
     | GE03005 | 普通物理A(1) | 3 |   | 
    
     | GE03006 | 普通物理A(2) | 3 |   | 
    
     | GE03007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 
    
     | GE03008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 
    
     | 合计 | 24 |   | 
   
  
  
 (三)学类核心(29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4029 | 程序设计 | 5 |   | 
    
     | CS04030 | 离散数学 | 4 |   | 
    
     | CS04031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 
    
     | CS04032 | 电路与电子学 | 5 |   | 
    
     | CS04033 | 计算机系统 | 5 |   | 
    
     | CS04034 | 操作系统 | 5 |   | 
    
     | 合计 | 29 |   | 
   
  
  
 (四)专业核心(19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5101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导论 | 1 |   | 
    
     | CS05102 | 人工智能 | 3 |   | 
    
     | CS05103 | 计算机网络 | 3 |   | 
    
     | CS05014 |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 | 3 |   | 
    
     | CS05108 | 机器学习 | 3 |   | 
    
     | CS05109 | 智能控制系统 | 3 |   | 
    
     | CS05110 | 数字图像处理 | 3 |   | 
    
     | 合计 | 19 |   | 
   
  
  
 (五)个性培养(24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采用方向分组与任选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员工首先选定某一分组的所有课程,然后跨组(鼓励院内跨专业)选修课程,共选修8门课程。其中4门按组选,4门任选,总计24学分,课程及分组如下: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6148 | 分布式与云计算系统 | 3 | 智能机器人 | 
    
     | CS06213 | 计算机视觉 | 3 | 
    
     | CS06216 | 智能机器人 | 3 | 
    
     | CS06204 |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 3 | 
    
     | CS06217 | FPGA数字系统设计 | 3 | 嵌入式智能系统 | 
    
     | CS06156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3 | 
    
     | CS06218 | 智能SoC设计 | 3 | 
    
     | CS06219 | 类脑计算与容错设计 | 3 | 
    
     | CS06203 | 智能优化算法 | 3 | 数据智能与优化 | 
    
     | CS06220 | 组合优化原理 | 3 | 
    
     | CS06221 | 分布式数据库 | 3 | 
    
     | CS06222 | 知识图谱及应用 | 3 | 
    
     | CS06223 | 智能感知与学习 | 3 | 智能网联车辆 | 
    
     | CS06224 | 车载通信与导航 | 3 | 
    
     | CS06225 | 决策规划与控制 | 3 | 
    
     | CS06226 | 智能网联汽车实践 | 3 | 
   
  
  
 (六)实践环节(34 学分)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9048(-049)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 
    
     | CS10046 | 创新创业 | 2 |   | 
    
     | CS10048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 
    
     | CS10049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 
    
     | CS10050 | 软件能力实训 | 4 |   | 
    
     | CS10051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4 |   | 
    
     | CS10021 | 专业综合设计 | 4 |   | 
    
     | CS10052 | 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 | 14 |   | 
    
     | 合计 | 34 |   |   | 
   
  
  
 要求:实践(含独立实验)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
 六、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参照专业认证标准,各专业应根据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建立修读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修读课程-毕业要求”矩阵表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 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 社会 | 7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M |   | M | M | M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   |   |   |   | H | H | M | M |   | M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H |   | M | M | M |   | L |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H | M | M | M |   | H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M |   | M | L | M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   |   |   | M | M | H | M | M | 
    
     | 思政实践 |   |   |   |   |   | M |   | M | H | H |   | M | 
    
     | 大学英语 |   |   |   |   |   | L |   | M | M | H |   | H | 
    
     | 体育 |   |   |   |   |   |   | L | M | H | H |   | M | 
    
     | 高等数学A | H | H |   | M | L |   |   |   |   |   |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H | H |   | M | L |   |   |   |   |   |   |   | 
    
     | 线性代数A | H | H |   | M | L |   |   |   |   |   |   |   | 
    
     | 普通物理A | H | H |   | M |   |   |   | M |   |   |   |   | 
    
     | 普通物理实验A | H |   | H |   | M |   |   | L | M |   |   |   | 
    
     | 程序设计 | M |   | H |   |   |   |   |   |   |   |   | L | 
    
     | 离散数学 | M | H |   |   |   |   |   |   |   |   |   |   |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L |   | H |   |   |   |   |   |   |   |   |   | 
    
     | 电路与电子学 |   |   | H |   |   |   |   |   |   |   |   |   | 
    
     | 计算机系统 |   |   | M |   |   |   |   |   | M |   |   | L | 
    
     | 操作系统 |   |   | H |   |   |   |   |   | M | M |   |   | 
    
     | 人工智能 |   | H |   |   |   |   |   |   | M | M |   |   | 
    
     | 计算机网络 |   |   | H |   |   |   |   |   |   | M |   |   | 
    
     |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 |   | H |   |   |   |   |   |   |   | M |   |   | 
    
     | 机器学习 |   |   |   | H |   |   |   |   |   | M |   |   | 
    
     | 智能控制系统 |   |   |   | H |   |   |   |   |   | M |   |   | 
    
     | 数字图像处理 |   |   |   | H |   |   |   |   |   | M |   |   |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   |   |   |   |   |   |   | M |   |   | M | 
    
     | 创新创业 |   |   |   |   | M | H | L | M | H | H | H |   | 
    
     | 软件能力实训 |   |   |   |   | H | M | H |   |   |   |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   | M |   | H |   |   |   |   |   |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   | H |   | H |   |   |   |   |   |   |   |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   | H |   | H |   | H |   |   | H | M |   | 
    
     | 专业综合设计 |   |   | H | H |   |   |   | M |   |   | L |   | 
    
     | 毕业设计(论文) |   |   | M | H |   |   |   | M |   |   |   | H | 
    
     | 专业选修课程群 |   |   |   | M |   | M |   |   |   |   |   | H | 
   
  
  
 用符号H、M、L进行标注,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度低。
 七、课程责任教师一览表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拟授课学院/教师 | 授课学期 | 
    
     | 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3 | 
    
     | 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28+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3 | 思政实践 | 2 | 64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 | 
    
     | 5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8 | 
    
     | 6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 | 
    
     | 7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8 | 大学英语 | 8 | 128 | 外国语学院 | 1-4 | 
    
     | 9 | 体育 | 4 | 128+16 | 体育学院 | 1-4 | 
    
     | 10 | 高等数学A(1)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1 | 
    
     | 11 | 高等数学A(2)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2 | 
    
     | 12 | 线性代数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1 | 
    
     | 1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3 | 
    
     | 14 | 普通物理A(1)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5 | 普通物理A(2)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6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7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8 | 程序设计 | 5 | 48+16+32 | 陈浩、杨柳、马征、周波 | 1 | 
    
     | 19 | 离散数学 | 4 | 56+8 | 杨圣洪(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0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56+16+16 | 骆嘉伟(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1 | 电路与电子学 | 5 | 56+16+16 | 邝继顺(责任教授)团队 | 3 | 
    
     | 22 | 计算机系统 | 5 | 56+16+16 | 赵欢(责任教授)团队 | 4 | 
    
     | 23 | 操作系统 | 5 | 48+16+32 | 李蕊、刘彩苹 | 4 | 
    
     | 24 | 人工智能 | 3 | 40+4+8 | 李智勇、袁进 | 5 | 
    
     | 25 | 计算机网络 | 3 | 40+4+8 | 杨磊、谢鲲 | 5 | 
    
     | 26 |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 | 3 | 40+4+8 | 徐成、黄丽达 | 5 | 
    
     | 27 | 机器学习 | 3 | 40+4+8 | 安吉尧、蒋斌 | 6 | 
    
     | 28 | 智能控制系统 | 3 | 40+4+8 | 张英杰 | 6 | 
    
     | 29 | 数字图像处理 | 3 | 40+4+8 | 肖正、贺旭 | 6 | 
    
     | 30 | 分布式与云计算系统 | 3 | 48 | 杨磊 | 6 | 
    
     | 31 | 计算机视觉 | 3 | 48 | 贺旭 | 6 | 
    
     | 32 | 智能机器人 | 3 | 48 | 肖正 | 6 | 
    
     | 33 |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 3 | 48 | 钟雄虎 | 7 | 
    
     | 34 | FPGA数字系统设计 | 3 | 48 | 袁文澹 | 5 | 
    
     | 35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3 | 48 | 李蕊 | 6 | 
    
     | 36 | 智能SoC设计 | 3 | 48 | 贺旭 | 7 | 
    
     | 37 | 类脑计算与容错设计 | 3 | 48 | 尤志强 | 7 | 
    
     | 38 | 智能优化算法 | 3 | 48 | 肖玲 | 5 | 
    
     | 39 | 组合优化原理 | 3 | 48 | 安吉尧 | 7 | 
    
     | 40 | 分布式数据库 | 3 | 48 | 付彬 | 7 | 
    
     | 41 | 知识图谱及应用 | 3 | 48 | 李智勇 | 7 | 
    
     | 42 | 智能感知与学习 | 3 | 48 | 朱宁波 | 6 | 
    
     | 43 | 车载通信与导航 | 3 | 48 | 肖竹 | 6 | 
    
     | 44 | 决策规划与控制 | 3 | 48 | 安吉尧 | 7 | 
    
     | 45 | 智能网联汽车实践 | 3 | 48 | 肖德贵 | 7 | 
    
     | 46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148 | 武装部 | 1、3 | 
    
     | 47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64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3 | 
    
     | 48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32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4 | 
    
     | 49 | 软件能力实训 | 4 | 128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1 | 
    
     | 50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4 | 128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2 | 
    
     | 51 | 专业综合设计 | 4 | 128 | 吴强、袁文澹、罗娟、肖正、安吉尧、佘兢克 | 夏季学期3 | 
    
     | 52 | 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 | 14 | 448 | 智能专业全体教师 | 8 | 
   
  
  
 八、专业责任教授
 
  
   
    
     |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学位 | 专业特长 | 承担授课课程 | 
    
     | 1 | 李智勇 | 教授 | 博士 | 智能信息处理 | 人工智能 | 
   
  
  
 
 
 
 物联网工程
 一、专业简介
 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物联网工程专业设立于2010年,是全国首批获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学校之一,同时是全国首家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培养方案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制定。通过对物联网核心专业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培养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旨在夯实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学科核心基础知识,注重物联网工程实践能力,使员工掌握物联网从感知识别到网络构建,再到以面向产业和行业应用的相关理论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素养。本专业加强学科交叉与国际交流特色,重点突出嵌入式移动计算、无线网络通信、传感与RFID、智能信息处理等专业方向。毕业生去向主要为IT公司、通信运营商、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实务部门和研究部门,或在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攻读更高学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培养面向物联网行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全球化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素质的优秀人才,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物联网工程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学术研究型、自主创业型、科技开发型的物联网领域高水平技术人才,使员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本专业员工毕业后五年内达到以下目标:
 1. 具备厚实的科学与工程基础,扎实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对物联网感知和装备、物联网组网和通信、物联网应用和管理等复杂工程项目提供智能化、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2. 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思维、研究能力、国际视野的未来物联网领域业界或学界的高素质人才。
 3.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和终身自主学习意识,成为具有理想信念的崇业者。
 三、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具备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物联网工程专业理论的能力,并运用于解决物联网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在信息收集、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应用本学科领域必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与专业知识,对物联网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识别,表达和解决复杂物联网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系统、组件或软件,并能够在物联网系统设计环节中具有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物联网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具有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并得到合理的结论,为解决物联网工程复杂问题提供支撑。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物联网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物联网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物联网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物联网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物联网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复杂物联网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 矩阵表
 
  
   
    
     |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 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 社会 | 7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 1具备厚实的科学与工程基础,扎实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对物联网感知和装备、物联网组网和通信、物联网应用和管理等复杂工程项目提供智能化、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2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思维、研究能力、国际视野的未来物联网领域业界或学界的高素质人才 |   |   | ● | ● | ● |   |   |   | ● | ● | ● | ● | 
    
     | 3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和终身自主学习意识,成为具有理想信念的崇业者 |   |   |   |   |   | ● | ● | ● |   | ● |   | ● | 
   
  
  
 用符号●进行标注
 四、学制、毕业学分要求及学位授予
 1. 本科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按照学分制度管理。
 2. 物联网工程专业员工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68学分,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 课程类别 | 通识必修 | 学门核心 | 学类核心 | 专业核心 | 个性培养 | 通识选修 | 实训实践 | 合计 | 
    
     | 学分数 | 30 | 24 | 29 | 19 | 24 | 8 | 34 | 168 | 
   
  
  
 3. 员工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有关环节,达到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国家员工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即可毕业。根据《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湖大教字[2018]22号),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必修30学分+选修8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通识选修课程按《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读办法》实施,通识必修课程如下: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115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 
    
     | GE0117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 
    
     | GE0115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 
    
     | GE01155(-162) | 形势与政策 | 2 |   | 
    
     | GE0115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 
    
     | GE0115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 
    
     | GE01151 | 思政实践 | 2 |   | 
    
     | GE01012(-015) | 大学英语 | 8 | 实行弹性学分、动态分层、模块课程教学,总学分为8学分,设置4、6、8三级学分基本要求,不足学分可以通过相关外语水平等级测评或外语学科竞赛成绩获取。 | 
    
     | GE01089(-092) | 体育 | 4 |   | 
    
     | 合计 | 30 |   | 
   
  
  
 (二)学门核心(24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3025 | 高等数学A(1) | 5 |   | 
    
     | GE03026 | 高等数学A(2) | 5 |   | 
    
     | GE03003 | 线性代数A | 3 |   | 
    
     | GE0300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 
    
     | GE03005 | 普通物理A(1) | 3 |   | 
    
     | GE03006 | 普通物理A(2) | 3 |   | 
    
     | GE03007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 
    
     | GE03008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 
    
     | 合计 | 24 |   | 
   
  
  
 (三)学类核心(29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4029 | 程序设计 | 5 |   | 
    
     | CS04030 | 离散数学 | 4 |   | 
    
     | CS04031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 
    
     | CS04032 | 电路与电子学 | 5 |   | 
    
     | CS04033 | 计算机系统 | 5 |   | 
    
     | CS04034 | 操作系统 | 5 |   | 
    
     | 合计 | 29 |   | 
   
  
  
 (四)专业核心(19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5101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导论 | 1 |   | 
    
     | CS05111 | 信号与系统 | 3 |   | 
    
     | CS05102 | 人工智能 | 3 |   | 
    
     | CS05103 | 计算机网络 | 3 |   | 
    
     | CS05014 |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 | 3 |   | 
    
     | CS05112 | RFID与传感器原理 | 3 |   | 
    
     | CS05113 | 物联网通信技术 | 3 |   | 
    
     | 合计 | 19 |   | 
   
  
  
 (五)个性培养(24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采用方向分组与任选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员工必选物联网系统组所有4门课程,然后跨组(鼓励院内跨专业)选修课程,共选修8门课程。其中4门按组选,4门任选,总计24学分,课程及分组如下: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6164 | 物联网导论 | 3 | 物联网系统组 (物联网专业员工必选) | 
    
     | CS06227 | 物联网安全 | 3 | 
    
     | CS06228 | 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 | 3 | 
    
     | CS06204 |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 3 | 
    
     | CS06169 | 现代嵌入式系统设计 | 3 | 嵌入式系统组 | 
    
     | CS06229 | 物联网系统设计 | 3 | 
    
     | CS06168 | 可重构计算技术 | 3 | 
    
     | CS06221 | 分布式数据库 | 3 | 
    
     | CS06217 | FPGA数字系统设计 | 3 | 体系结构组 | 
    
     | CS06230 | 物联网系统结构 | 3 | 
    
     | CS06218 | 智能SoC设计 | 3 | 
    
     | CS06219 | 类脑计算与容错设计 | 3 | 
    
     | CS06203 | 智能优化算法 | 3 | 智能系统组 | 
    
     | CS06213 | 计算机视觉 | 3 | 
    
     | CS06148 | 分布式与云计算系统 | 3 | 
    
     | CS06171 | 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 | 3 | 
   
  
  
 (六)实践环节(34 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9048(-049)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 
    
     | CS10046 | 创新创业 | 2 |   | 
    
     | CS10048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 
    
     | CS10049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 
    
     | CS10050 | 软件能力实训 | 4 |   | 
    
     | CS10051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4 |   | 
    
     | CS10021 | 专业综合设计 | 4 |   | 
    
     | CS10052 | 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 | 14 |   | 
    
     | 合计 | 34 | 
   
  
  
 要求:实践(含独立实验)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
 六、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参照专业认证标准,各专业应根据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建立修读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修读课程-毕业要求”矩阵表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 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 社会 | 7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M |   | M | M | M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   |   |   |   | H | H | M | M |   | M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H |   | M | M | M |   | L |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H | M | M | M |   | H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M |   | M | L | M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   |   |   | M | M | H | M | M | 
    
     | 思政实践 |   |   |   |   |   | M |   | M | H | H |   | M | 
    
     | 大学英语 |   |   |   |   |   | L |   | M | M | H |   | H | 
    
     | 体育 |   |   |   |   |   |   | L | M | H | H |   | M | 
    
     | 高等数学A | H | H |   | M | L |   |   |   |   |   |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H | H |   | M | L |   |   |   |   |   |   |   | 
    
     | 线性代数A | H | H |   | M | L |   |   |   |   |   |   |   | 
    
     | 普通物理A | H | H |   | M |   |   |   | M |   |   |   |   | 
    
     | 普通物理实验A | H |   | H |   | M |   |   | L | M |   |   |   | 
    
     | 程序设计 | M |   | H |   |   |   |   |   |   |   |   | L | 
    
     | 离散数学 | M | H |   |   |   |   |   |   |   |   |   |   |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L |   | H |   |   |   |   |   |   |   |   |   | 
    
     | 电路与电子学 |   |   | H |   |   |   |   |   |   |   |   |   | 
    
     | 计算机系统 |   |   | M |   |   |   |   |   | M |   |   | L | 
    
     | 操作系统 |   |   | H |   |   |   |   |   | M | M |   |   | 
    
     | 信号与系统 |   |   |   | H |   |   |   |   | M | M |   |   | 
    
     | 人工智能 |   | H |   |   |   |   |   |   |   | M |   |   | 
    
     | 计算机网络 |   |   | H |   |   |   |   |   |   | M |   |   | 
    
     |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 |   | H |   |   |   |   |   |   |   | M |   |   | 
    
     | RFID与传感器原理 |   |   |   | H |   |   |   |   |   | M |   |   | 
    
     | 物联网通信技术 |   |   |   | H |   |   |   |   |   | M |   |   |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   |   |   |   |   |   |   | M |   |   | M | 
    
     | 创新创业 |   |   |   |   | M | H | L | M | H | H | H |   | 
    
     | 软件能力实训 |   |   |   |   | H | M | H |   |   |   |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   | M |   | H |   |   |   |   |   |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   | H |   | H |   |   |   |   |   |   |   |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   | H |   | H |   | H |   |   | H | M |   | 
    
     | 专业综合设计 |   |   | H | H |   |   |   | M |   |   | L |   | 
    
     | 毕业设计(论文) |   |   | M | H |   |   |   | M |   |   |   | H | 
    
     | 专业选修课程群 |   |   |   | M |   | M |   |   |   |   |   | H | 
   
  
  
 用符号H、M、L进行标注,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度低。
 七、课程责任教师一览表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拟授课学院/教师 | 授课学期 | 
    
     | 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3 | 
    
     | 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28+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3 | 思政实践 | 2 | 64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 | 
    
     | 5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8 | 
    
     | 6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 | 
    
     | 7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8 | 大学英语 | 8 | 128 | 外国语学院 | 1-4 | 
    
     | 9 | 体育 | 4 | 128+16 | 体育学院 | 1-4 | 
    
     | 10 | 高等数学A(1)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1 | 
    
     | 11 | 高等数学A(2)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2 | 
    
     | 12 | 线性代数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1 | 
    
     | 1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3 | 
    
     | 14 | 普通物理A(1)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5 | 普通物理A(2)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6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7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8 | 程序设计 | 5 | 48+16+32 | 陈浩、杨柳、马征、周波 | 1 | 
    
     | 19 | 离散数学 | 4 | 56+8 | 杨圣洪(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0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56+16+16 | 骆嘉伟(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1 | 电路与电子学 | 5 | 56+16+16 | 邝继顺(责任教授)团队 | 3 | 
    
     | 22 | 计算机系统 | 5 | 56+16+16 | 赵欢(责任教授)团队 | 4 | 
    
     | 23 | 操作系统 | 5 | 48+16+32 | 李蕊、刘彩苹 | 4 | 
    
     | 24 | 信号与系统 | 3 | 40+4+8 | 刘璇 | 5 | 
    
     | 25 | 人工智能 | 3 | 40+4+8 | 袁进、李智勇 | 5 | 
    
     | 26 | 计算机网络 | 3 | 40+4+8 | 谢鲲、杨磊 | 5 | 
    
     | 27 |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 | 3 | 40+4+8 | 徐成、黄丽达 | 5 | 
    
     | 28 | RFID与传感器原理 | 3 | 40+4+8 | 付彬、刘璇 | 6 | 
    
     | 29 | 物联网通信技术 | 3 | 40+4+8 | 肖玲 | 6 | 
    
     | 30 | 物联网导论 | 3 | 48 | 罗娟 | 5 | 
    
     | 31 | 物联网安全 | 3 | 48 | 胡桥 | 6 | 
    
     | 32 | 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 | 3 | 48 | 王汉武 | 7 | 
    
     | 33 |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 3 | 48 | 钟雄虎 | 7 | 
    
     | 34 | 现代嵌入式系统设计 | 3 | 48 | 谭怀亮 | 6 | 
    
     | 35 | 物联网系统设计 | 3 | 48 | 罗娟 | 6 | 
    
     | 36 | 可重构计算技术 | 3 | 48 | 刘彦 | 7 | 
    
     | 37 | 分布式数据库 | 3 | 48 | 付彬 | 7 | 
    
     | 38 | FPGA数字系统设计 | 3 | 48 | 袁文澹 | 5 | 
    
     | 39 | 物联网系统结构 | 3 | 48 | 吴强、刘彦 | 6 | 
    
     | 40 | 智能SoC设计 | 3 | 48 | 贺旭 | 7 | 
    
     | 41 | 类脑计算与容错设计 | 3 | 48 | 尤志强 | 7 | 
    
     | 42 | 智能优化算法 | 3 | 48 | 肖玲 | 5 | 
    
     | 43 | 计算机视觉 | 3 | 48 | 贺旭 | 6 | 
    
     | 44 | 分布式与云计算系统 | 3 | 48 | 杨磊 | 6 | 
    
     | 45 | 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 | 3 | 48 | 刘璇 | 6 | 
    
     | 46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148 | 武装部 | 1、3 | 
    
     | 47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64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3 | 
    
     | 48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32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4 | 
    
     | 49 | 软件能力实训 | 4 | 128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1 | 
    
     | 50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4 | 128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2 | 
    
     | 51 | 专业综合设计 | 4 | 128 | 吴强、袁文澹、罗娟、肖正、安吉尧、佘兢克 | 夏季学期3 | 
    
     | 52 | 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 | 14 | 448 | 物联网专业全体教师 | 8 | 
   
  
  
 八、专业责任教授
 
  
   
    
     |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学位 | 专业特长 | 承担授课课程 | 
    
     | 1 | 罗娟 | 教授 | 博士 | 物联网与云计算 | 物联网导论、物联网系统设计 | 
   
  
  
 
 
 
 信息安全
 一、专业简介
 2001年国家在计算机类专业下新增信息安全专业,2002年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开设信息安全专业,2018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依托国家保密学院、国家保密人才培训基地,本专业紧密结合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并以信息安全产业需求为导向,结合反映本学科和相关产业领域发展前沿,突出网络安全、内容安全及系统安全,致力于培养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信息安全分析与系统集成、工程设计与实际应用、安全策略制定与监控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毕业生去向主要为IT公司、通信运营商、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实务部门和研究部门,或在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攻读更高学位,从事信息安全科学研究、信息安全领域应用的创新研发、设计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信息安全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使员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岗崇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本专业员工毕业后五年内达到以下目标:
 1. 能够融会贯通数理、自然科学、信息安全专业知识,掌握具体的工程技能,为复杂信息安全工程项目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进行相关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
 2. 能够在网络安全、内容安全、系统安全等工程实践中对部分或整个工程进行管理和决策的高素质人才;
 3.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国家安全观,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三、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掌握并能够将相关数学、物理、信息安全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描述、分析和解决信息内容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安全、硬件安全等相关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运用相关数学、物理知识和工程科学基本原理,以及文献查阅和调研方法有效地识别、表述和分析信息安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信息安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设计有效的解决方案,满足功能需求、性能指标、行业兼容和各方利益,并体现创新意识和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信息安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信息安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信息安全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信息安全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信息安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信息安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 矩阵表
 
  
   
    
     |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 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 社会 | 7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 1. 能够融会贯通数理、自然科学、信息安全专业知识,掌握具体的工程技能,为复杂信息安全工程项目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进行相关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 | ● | ● | ● | ● | ● |   |   |   |   |   |   |   | 
    
     | 2. 能够在网络安全、内容安全、系统安全等工程实践中对部分或整个工程进行管理和决策的高素质人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国家安全观,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   |   |   |   |   | ● |   | ● |   |   |   | ● | 
   
  
  
 四、学制、毕业学分要求及学位授予
 1. 本科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按照学分制度管理。
 2. 信息安全专业员工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68学分,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 课程类别 | 通识必修 | 学门核心 | 学类核心 | 专业核心 | 个性培养 | 通识选修 | 实践环节 | 合计 | 
    
     | 学分数 | 30 | 24 | 29 | 19 | 24 | 8 | 34 | 168 | 
   
  
  
 3. 员工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有关环节,达到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国家员工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即可毕业。根据《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湖大教字[2018]22号),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必修30学分+选修8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通识选修课程按《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读办法》实施,通识必修课程如下: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115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 
    
     | GE0117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 
    
     | GE0115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 
    
     | GE01155(-162) | 形势与政策 | 2 |   | 
    
     | GE0115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 
    
     | GE0115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 
    
     | GE01151 | 思政实践 | 2 |   | 
    
     | GE01012(-015) | 大学英语 | 8 | 实行弹性学分、动态分层、模块课程教学,总学分为8学分,设置4、6、8三级学分基本要求,不足学分可以通过相关外语水平等级测评或外语学科竞赛成绩获取。 | 
    
     | GE01089(-092) | 体育 | 4 |   | 
    
     | 合计 | 30 |   | 
   
  
  
 (二)学门核心(24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3025 | 高等数学A(1) | 5 |   | 
    
     | GE03026 | 高等数学A(2) | 5 |   | 
    
     | GE03003 | 线性代数A | 3 |   | 
    
     | GE0300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 
    
     | GE03005 | 普通物理A(1) | 3 |   | 
    
     | GE03006 | 普通物理A(2) | 3 |   | 
    
     | GE03007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 
    
     | GE03008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 
    
     | 合计 | 24 |   | 
   
  
  
 (三)学类核心(29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4029 | 程序设计 | 5 |   | 
    
     | CS04030 | 离散数学 | 4 |   | 
    
     | CS04031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 
    
     | CS04032 | 电路与电子学 | 5 |   | 
    
     | CS04033 | 计算机系统 | 5 |   | 
    
     | CS04034 | 操作系统 | 5 |   | 
    
     | 合计 | 29 |   | 
   
  
  
 (四)专业核心(19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5101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导论 | 1 |   | 
    
     | CS05107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3 |   | 
    
     | CS05103 | 计算机网络 | 3 |   | 
    
     | CS05104 | 数据库系统 | 3 |   | 
    
     | CS05116 |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 | 3 |   | 
    
     | CS05117 | 网络安全 | 3 |   | 
    
     | CS05118 | 密码学及应用 | 3 |   | 
    
     | 合计 | 19 |   | 
   
  
  
 (五)个性培养(24学分)
 采用方向分组与任选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本专业设有安全基础和安全前沿两个方向分组,本专业员工首先选定某一分组的4门课程,然后跨组(鼓励院内跨专业)选修课程,共选修8门课程,总计24学分。为平衡学习任务,建议第5、6、7学期分别选修2、2、4门专业任选课程。课程及分组如下: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6235 | 安全通论 | 3 | 安全基础方向 | 
    
     | CS06180 | 信息系统安全 | 3 | 
    
     | CS06237 | 软件安全测试 | 3 | 
    
     | CS06185 | 信息内容安全 | 3 | 
    
     | CS06236 | 编译原理 | 3 | 
    
     | CS06238 | 信息安全论文写作 | 3 | 
    
     | CS06241 | 人工智能系统安全 | 3 | 安全前沿方向 | 
    
     | CS06239 | 信息安全前沿动态 | 3 | 
    
     | CS06240 | 大数据安全与保密 | 3 | 
    
     | CS06244 | 工业互联网安全 | 3 | 
    
     | CS06227 | 物联网安全 | 3 | 
    
     | CS06243 | 生物特征识别与隐私保护 | 3 | 
    
     | CS06233 | 网络舆情分析技术 | 3 | 
    
     | CS06242 | 网络攻防 | 3 | 
   
  
  
 注:个性培养学分,可在全校范围内跨专业选修学分50%以上。
 (六)实践环节(34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9048(-049)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 
    
     | CS10046 | 创新创业 | 2 |   | 
    
     | CS10048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 
    
     | CS10049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 
    
     | CS10050 | 软件能力实训 | 4 |   | 
    
     | CS10051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4 |   | 
    
     | CS10021 | 专业综合设计 | 4 |   | 
    
     | CS10052 | 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 | 14 |   | 
    
     | 合计 | 34 |   | 
   
  
  
 要求:实践(含独立实验)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
 六、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参照专业认证标准,各专业应根据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建立修读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修读课程-毕业要求”矩阵表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 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 社会 | 7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M |   | M | M | M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   |   |   |   | H | H | M | M |   | M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H |   | M | M | M |   | L |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H | M | M | M |   | H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M |   | M | L | M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   |   |   | M | M | H | M | M | 
    
     | 思政实践 |   |   |   |   |   | M |   | M | H | H |   | M | 
    
     | 大学英语 |   |   |   |   |   | L |   | M | M | H |   | H | 
    
     | 体育 |   |   |   |   |   |   | L | M | H | H |   | M | 
    
     | 高等数学A | H | H |   | M | L |   |   |   |   |   |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H | H |   | M | L |   |   |   |   |   |   |   | 
    
     | 线性代数A | H | H |   | M | L |   |   |   |   |   |   |   | 
    
     | 普通物理A | H | H |   | M |   |   |   | M |   |   |   |   | 
    
     | 普通物理实验A | H |   | H |   | M |   |   | L | M |   |   |   | 
    
     | 程序设计 | M |   | H |   |   |   |   |   |   |   |   | L | 
    
     | 离散数学 | M | H |   |   |   |   |   |   |   |   |   |   |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L |   | H |   |   |   |   |   |   |   |   |   | 
    
     | 电路与电子学 |   |   | H |   |   |   |   |   |   |   |   |   | 
    
     | 计算机系统 |   |   | M |   |   |   |   |   | M |   |   | L | 
    
     | 操作系统 |   |   | H |   |   |   |   |   | M | M |   |   |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导论 |   |   |   |   |   |   |   | M |   |   |   |   | 
    
     | 算法分析与设计 |   | H | M |   |   |   |   |   |   |   |   |   | 
    
     | 计算机网络 |   | M |   |   | M |   |   |   |   |   |   |   | 
    
     | 数据库系统 |   | M |   |   | M |   |   |   |   |   |   |   | 
    
     |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 | M |   |   | M |   |   |   |   |   |   |   |   | 
    
     | 网络安全 | M |   |   |   | H |   |   | M |   | M |   |   | 
    
     | 密码学及应用 | M |   |   |   |   |   |   | M |   | M |   |   |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   |   |   |   |   |   |   | M |   |   | M | 
    
     | 创新创业 |   |   |   |   | M | H | L | M | H | H | H |   | 
    
     | 软件能力实训 |   |   |   |   | H | M | H |   |   |   |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   | M |   | H |   |   |   |   |   |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   | H |   | H |   |   |   |   |   |   |   |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   | H |   | H |   | H |   |   | H | M |   | 
    
     | 专业综合设计 |   |   | H | H |   |   |   | M |   |   | L |   | 
    
     | 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 |   |   | M | H |   |   |   | M |   |   |   | H | 
    
     | 专业选修课程群 |   |   | H | H | M |   |   |   | M |   | H |   | 
   
  
  
 用符号H、M、L进行标注,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度低。
 七、课程责任教师一览表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拟授课学院/教师 | 授课学期 | 
    
     | 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3 | 
    
     | 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28+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3 | 思政实践 | 2 | 64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 | 
    
     | 5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8 | 
    
     | 6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 | 
    
     | 7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8 | 大学英语 | 8 | 128 | 外国语学院 | 1-4 | 
    
     | 9 | 体育 | 4 | 128+16 | 体育学院 | 1-4 | 
    
     | 10 | 高等数学A(1)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1 | 
    
     | 11 | 高等数学A(2)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2 | 
    
     | 12 | 线性代数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1 | 
    
     | 1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3 | 
    
     | 14 | 普通物理A(1)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5 | 普通物理A(2)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6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7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8 | 程序设计 | 5 | 48+16+32 | 陈浩(责任教授)团队 | 1 | 
    
     | 19 | 离散数学 | 4 | 56+8 | 杨圣洪(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0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56+16+16 | 骆嘉伟(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1 | 电路与电子学 | 5 | 56+16+16 | 邝继顺(责任教授)团队 | 3 | 
    
     | 22 | 计算机系统 | 5 | 56+16+16 | 赵欢(责任教授)团队 | 4 | 
    
     | 23 | 操作系统 | 5 | 48+16+32 | 李蕊、刘彩苹 | 4 | 
    
     | 24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导论 | 1 | 16 | 彭飞、胡玉鹏、孙建华、廖鑫、刘玉玲 | 1 | 
    
     | 25 | 数据库系统 | 3 | 40+4+8 | 张伟 | 3 | 
    
     | 26 | 计算机网络 | 3 | 40+4+8 | 肖晟 | 4 | 
    
     | 27 |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 | 3 | 40+4+8 | 汤澹、秦拯 | 5 | 
    
     | 28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3 | 40+4+8 | 张伟 | 5 | 
    
     | 29 | 网络安全 | 3 | 40+4+8 | 胡玉鹏 | 6 | 
    
     | 30 | 密码学及应用 | 3 | 40+4+8 | 杨秋伟 | 6 | 
    
     | 31 | 编译原理 | 3 | 48 | 马征 | 5 | 
    
     | 32 | 信息安全前沿动态 | 3 | 48 | 肖晟 | 5 | 
    
     | 33 | 软件安全测试 | 3 | 48 | 孙建华 | 5 | 
    
     | 34 | 安全通论 | 3 | 48 | 徐旸 | 5 | 
    
     | 35 | 大数据安全与保密 | 3 | 48 | 彭黎 | 5 | 
    
     | 36 | 人工智能系统安全 | 3 | 48 | 张吉良 | 5 | 
    
     | 37 | 物联网安全 | 3 | 48 | 胡桥 | 6 | 
    
     | 38 | 信息系统安全 | 3 | 48 | 胡峰松 | 6 | 
    
     | 39 | 工业互联网安全 | 3 | 48 | 彭飞 | 6 | 
    
     | 40 | 信息内容安全 | 3 | 48 | 蔡韶颖 | 6 | 
    
     | 41 | 生物特征识别与隐私保护 | 3 | 48 | 欧博 | 7 | 
    
     | 42 | 网络舆情分析技术 | 3 | 48 | 廖骎 | 7 | 
    
     | 43 | 网络攻防 | 3 | 48 | 唐文娟 | 7 | 
    
     | 44 | 信息安全论文写作 | 3 | 48 | 徐旸 | 7 | 
    
     | 45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148 | 武装部 | 1、3 | 
    
     | 46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64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3 | 
    
     | 47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32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4 | 
    
     | 48 | 软件能力实训 | 4 | 128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1 | 
    
     | 49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4 | 128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2 | 
    
     | 50 | 专业综合设计 | 4 | 128 | 张伟、刘钰峰 | 夏季学期3 | 
    
     | 51 | 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 | 14 | 448 | 信息安全专业全体教师 | 8 | 
   
  
  
 八、专业责任教授
 
  
   
    
     |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 学位 | 专业特长 | 承担授课课程 | 
    
     | 1 | 胡玉鹏 | 教授 | 博士 | 大数据、云存储可靠性与 安全及机器学习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导论 网络安全 | 
   
  
  
 
 
 
 信息安全(保密技术)
 一、专业简介
 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国家保密学院于2011年正式挂牌成立,是全国第八所由国家保密局与高校共建的国家保密学院,我国中部地区首家国家保密学院。同年开设信息安全(保密管理)本科专业,于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为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专业。
 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专业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培养方案以计算机类专业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为准则,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制定。本专业以满足国家保密事业发展需要为办学宗旨,以国家保密人才战略为牵引,国家部门保密需求为导向,建立保密技术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保密技术创新体系。毕业生去向主要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保密管理法律与组织、保密管理、保密管理系统设计与技术管理,或在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攻读更高学位,从事信息保密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信息保密与保密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研发与应用保密管理专业技能的能力,能运用保密管理理论与技术的专业知识与工具的复合型人才。使员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岗崇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本专业员工毕业后五年内达到以下目标:
 1. 具备研发与应用保密技术专业技能,能运用保密技术的专业知识与工具,为复杂信息保密技术项目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进行相关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
 2. 具有国家保密意识、政治意识、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终身自主学习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成为具有理想信念的崇业者。
 三、毕业要求
 保密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达到如下要求:
 1. 工程知识:掌握并能够将相关数学、物理、保密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描述、分析和解决保密相关问题。
 2. 问题表述:能够运用相关数学、物理知识和工程科学基本原理,以及文献查阅和调研方法有效地识别、表述和分析保密技术专业领域相关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保密技术领域相关问题设计有效的解决方案,满足功能需求、性能指标、行业兼容和各方利益,并体现创新意识和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与分析能力: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保密技术领域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保密技术领域相关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保密技术领域相关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保密技术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保密技术领域相关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保密技术领域相关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 矩阵表
 
  
   
    
     |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 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与 分析能力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 社会 | 7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 1具备研发与应用保密技术专业技能,能运用保密技术的专业知识与工具,为复杂信息保密技术项目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进行相关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 | ● | ● | ● | ● | ● |   |   |   |   |   |   |   | 
    
     | 2 具有国家保密意识、政治意识、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终身自主学习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成为具有理想信念的崇业者。 |   |   |   |   |   | ● | ● | ● |   | ● |   | ● | 
   
  
  
 用符号●进行标注
 四、学制、毕业学分要求及学位授予
 1. 本科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按照学分制度管理。
 2. 保密技术专业员工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68学分,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 课程类别 | 通识必修 | 学门核心 | 学类核心 | 专业核心 | 个性培养 | 通识选修 | 实践环节 | 合计 | 
   
    | 学分数 | 30 | 24 | 29 | 19 | 24 | 8 | 34 | 168 | 
  
 
 3. 员工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有关环节,达到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国家员工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即可毕业。根据《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湖大教字[2018]22号),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必修30学分+选修8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通识选修课程按《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读办法》实施,通识必修课程如下: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115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 
    
     | GE0117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 
    
     | GE0115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 
    
     | GE01155(-162) | 形势与政策 | 2 |   | 
    
     | GE0115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 
    
     | GE0115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 
    
     | GE01151 | 思政实践 | 2 |   | 
    
     | GE01012(-015) | 大学英语 | 8 | 实行弹性学分、动态分层、模块课程教学,总学分为8学分,设置4、6、8三级学分基本要求,不足学分可以通过相关外语水平等级测评或外语学科竞赛成绩获取。 | 
    
     | GE01089(-092) | 体育 | 4 |   | 
    
     | 合计 | 30 |   | 
   
  
  
 (二)学门核心(24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3025 | 高等数学A(1) | 5 |   | 
    
     | GE03026 | 高等数学A(2) | 5 |   | 
    
     | GE03003 | 线性代数A | 3 |   | 
    
     | GE0300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 
    
     | GE03005 | 普通物理A(1) | 3 |   | 
    
     | GE03006 | 普通物理A(2) | 3 |   | 
    
     | GE03007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 
    
     | GE03008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 
    
     | 合计 | 24 |   | 
   
  
  
 (三)学类核心(29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4029 | 程序设计 | 5 |   | 
    
     | CS04030 | 离散数学 | 4 |   | 
    
     | CS04031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 
    
     | CS04032 | 电路与电子学 | 5 |   | 
    
     | CS04033 | 计算机系统 | 5 |   | 
    
     | CS04034 | 操作系统 | 5 |   | 
    
     | 合计 | 29 |   | 
   
  
  
 (四)专业核心(19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5101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导论 | 1 |   | 
    
     | CS05103 | 计算机网络 | 3 |   | 
    
     | CS05104 | 数据库系统 | 3 |   | 
    
     | CS05119 | 保密技术基础 | 3 |   | 
    
     | CS05120 | 保密技术检查 | 3 |   | 
    
     | CS05118 | 密码学及应用 | 3 |   | 
    
     | CS05121 | 数字保密通信 | 3 |   | 
    
     | 合计 | 19 |   | 
   
  
  
 (五)个性培养(24学分)
 采用方向分组与任选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本专业设有保密基础和保密应用两个方向分组,本专业员工首先选定某一分组的4门课程,然后跨组(鼓励院内跨专业)选修课程,共选修8门课程,总计24学分。为平衡学习任务,建议第5、6、7学期分别选修2、2、4门专业任选课程。课程及分组如下: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6245 | 网络安全 | 3 | 保密基础方向 | 
    
     | CS06236 | 编译原理 | 3 | 
    
     | CS06235 | 安全通论 | 3 | 
    
     | CS06186 | 涉密信息系统管理 | 3 | 
    
     | CS06238 | 信息安全论文写作 | 3 | 
    
     | CS06233 | 网络舆情分析技术 | 3 | 保密应用方向 | 
    
     | CS06246 | 量子保密通信 | 3 | 
    
     | CS06243 | 生物特征识别与隐私保护 | 3 | 
    
     | CS06240 | 大数据安全与保密 | 3 | 
    
     | CS06244 | 工业互联网安全 | 3 | 
    
     | CS06242 | 网络攻防 | 3 | 
   
  
  
 注:个性培养学分,可在全校范围内跨专业选修学分50%以上。
 (六)实践环节(34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9048(-049)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 
    
     | CS10046 | 创新创业 | 2 |   | 
    
     | CS10048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 
    
     | CS10049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 
    
     | CS10050 | 软件能力实训 | 4 |   | 
    
     | CS10051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4 |   | 
    
     | CS10021 | 专业综合设计 | 4 |   | 
    
     | CS10052 | 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 | 14 |   | 
    
     | 合计 | 34 |   | 
   
  
  
 要求:实践(含独立实验)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
 六、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参照专业认证标准,各专业应根据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建立修读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修读课程-毕业要求”矩阵表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 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 与 分析能力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 社会 | 7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M |   | M | M | M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   |   |   |   | H | H | M | M |   | M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H |   | M | M | M |   | L |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H | M | M | M |   | H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M |   | M | L | M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   |   |   | M | M | H | M | M | 
    
     | 思政实践 |   |   |   |   |   | M |   | M | H | H |   | M | 
    
     | 大学英语 |   |   |   |   |   | L |   | M | M | H |   | H | 
    
     | 体育 |   |   |   |   |   |   | L | M | H | H |   | M | 
    
     | 高等数学A | H | H |   | M | L |   |   |   |   |   |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H | H |   | M | L |   |   |   |   |   |   |   | 
    
     | 线性代数A | H | H |   | M | L |   |   |   |   |   |   |   | 
    
     | 普通物理A | H | H |   | M |   |   |   | M |   |   |   |   | 
    
     | 普通物理实验A | H |   | H |   | M |   |   | L | M |   |   |   | 
    
     | 程序设计 | M |   | H |   |   |   |   |   |   |   |   | L |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L |   | H |   |   |   |   |   |   |   |   |   | 
    
     | 计算机系统 |   |   | M |   |   |   |   |   | M |   |   | L | 
    
     | 离散数学 | M | H |   |   |   |   |   |   |   |   |   |   | 
    
     | 电路与电子学 |   |   | H |   |   |   |   |   |   |   |   |   | 
    
     | 操作系统 |   |   | H |   |   |   |   |   | M | M |   |   | 
    
     | 计算机网络 |   |   | H |   |   |   |   |   |   | M |   |   |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导论 |   |   |   |   |   |   |   | M |   |   |   |   | 
    
     | 数据库系统 | L | M | L |   |   |   |   |   |   |   |   |   | 
    
     | 保密技术基础 | M |   | L | H |   |   |   |   |   |   |   |   | 
    
     | 保密技术检查 |   |   | H |   | M | M | L |   |   |   |   |   | 
    
     | 密码学及应用 | M |   |   |   | L |   |   | M |   | M |   |   | 
    
     | 数字保密通信 | M |   |   | M |   |   |   | L |   |   |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L |   |   |   | H | L |   |   |   |   |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   |   |   |   | L |   |   |   |   | M |   | 
    
     | 创新创业 |   |   |   |   |   | H | H | H |   | H | H |   |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   |   |   |   |   |   |   | M |   |   | M | 
    
     | 软件能力实训 |   |   |   |   | H | M | H |   |   | M |   |   |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   | M |   | H |   |   |   | M |   |   |   | 
    
     | 专业综合设计 |   |   | H | H |   | H |   | M |   |   | L |   | 
    
     | 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 |   |   | M | H |   |   |   | M |   |   |   | H | 
    
     | 专业选修课程群 |   |   | H | H | M |   |   |   | M |   | H |   | 
   
  
  
 用符号H、M、L进行标注,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度低。
 七、课程责任教师一览表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拟授课学院/教师 | 授课学期 | 
    
     | 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3 | 
    
     | 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28+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3 | 思政实践 | 2 | 64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 | 
    
     | 5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8 | 
    
     | 6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 | 
    
     | 7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8 | 大学英语 | 8 | 128 | 外国语学院 | 1-4 | 
    
     | 9 | 体育 | 4 | 128+16 | 体育学院 | 1-4 | 
    
     | 10 | 高等数学A(1)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1 | 
    
     | 11 | 高等数学A(2)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2 | 
    
     | 12 | 线性代数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1 | 
    
     | 1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3 | 
    
     | 14 | 普通物理A(1)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5 | 普通物理A(2)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6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7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8 | 程序设计 | 5 | 48+16+32 | 陈浩(责任教授)团队 | 1 | 
    
     | 19 | 离散数学 | 4 | 56+8 | 杨圣洪(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0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56+16+16 | 骆嘉伟(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1 | 电路与电子学 | 5 | 56+16+16 | 邝继顺(责任教授)团队 | 3 | 
    
     | 22 | 计算机系统 | 5 | 56+16+16 | 赵欢(责任教授)团队 | 4 | 
    
     | 23 | 操作系统 | 5 | 48+16+32 | 李蕊、刘彩苹 | 4 | 
    
     | 24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导论 | 1 | 16 | 彭飞、胡玉鹏、孙建华、廖鑫、刘玉玲 | 1 | 
    
     | 25 | 数据库系统 | 3 | 40+4+8 | 张伟 | 3 | 
    
     | 26 | 计算机网络 | 3 | 40+4+8 | 肖晟 | 4 | 
    
     | 27 | 保密技术基础 | 3 | 40+4+8 | 彭飞 | 5 | 
    
     | 28 | 保密技术检查 | 3 | 40+4+8 | 刘玉玲 | 5 | 
    
     | 29 | 大数据安全与保密 | 3 | 48 | 彭黎 | 5 | 
    
     | 30 | 安全通论 | 3 | 48 | 徐旸 | 5 | 
    
     | 31 | 编译原理 | 3 | 48 | 马征 | 5 | 
    
     | 32 | 涉密信息系统管理 | 3 | 48 | 李谢华 | 5 | 
    
     | 33 | 密码学及应用 | 3 | 40+4+8 | 杨秋伟 | 6 | 
    
     | 34 | 数字保密通信 | 3 | 40+4+8 | 廖鑫 | 6 | 
    
     | 35 | 网络安全 | 3 | 48 | 胡玉鹏 | 6 | 
    
     | 36 | 量子保密通信 | 3 | 48 | 廖骎 | 6 | 
    
     | 37 | 工业互联网安全 | 3 | 48 | 彭飞 | 6 | 
    
     | 38 | 信息安全论文写作 | 3 | 48 | 徐旸 | 7 | 
    
     | 39 | 网络舆情分析技术 | 3 | 48 | 廖骎 | 7 | 
    
     | 40 | 生物特征识别与隐私保护 | 3 | 48 | 欧博 | 7 | 
    
     | 41 | 网络攻防 | 3 | 48 | 唐文娟 | 7 | 
    
     | 42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148 | 武装部 | 1、3 | 
    
     | 43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64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3 | 
    
     | 44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32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4 | 
    
     | 45 | 软件能力实训 | 4 | 128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1 | 
    
     | 46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4 | 128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2 | 
    
     | 47 | 专业综合设计 | 4 | 128 | 张伟、刘钰峰 | 夏季学期3 | 
    
     | 48 | 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 | 14 | 448 | 保密专业全体教师 | 8 | 
   
  
  
 八、专业责任教授
 
  
   
    
     |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 学位 | 专业特长 | 承担授课课程 | 
    
     | 1 | 彭飞 | 教授 | 博士 | 保密技术,信息安全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导论 保密技术基础 | 
   
  
  
 
 
 
 通信工程
 一、专业简介
 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通信工程专业最早起源于1978年成立的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通信教研室。2001年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设立通信工程专业,2011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8年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专业实验室、先进通信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光通信与微波光子技术实验室、微波与天线技术实验室、量子信息处理实验室等教学和科研实验室;与华为等ICT龙头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30余个。
 通信工程专业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方案以电子信息类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为准则,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制定。通过对通信专业基础知识的全面、深入学习,以及专业技能实训和综合实践,培养通信工程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掌握通信网络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核心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掌握从系统设计到运营管理以及面向产业和行业应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实验、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具备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素养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本专业注重学科交叉与国际交流,重点突出通信电波、通信电路、信号处理、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等专业方向。毕业生去向主要为IT公司、通信运营商、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实务部门和研究部门,或在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攻读更高学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需求,掌握人文与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电子与信息科学基本理论,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基本技能,并通过工程实践获得分析和解决通信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交流能力,有志于从事电子、信息、通信及其交叉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系统设计、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高起点、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使员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本专业员工毕业后五年内达到以下目标:
 1. 具备厚实的科学与工程基础,扎实的通信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为通信系统与网络,以及多媒体和人工智能应用、通信技术与业务管理等复杂工程项目提供集成化、智能化、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2. 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思维、研究能力、国际视野的未来通信领域业界或学界的高素质人才。
 3.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和终身自主学习意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成为具有理想信念的崇业者。
 三、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具备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通信工程专业理论的能力,并运用于解决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在信息收集、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应用本学科领域必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与专业知识,对通信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识别,表达和解决复杂通信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系统、组件或软件,并能够在通信系统设计环节中具有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通信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具有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并得到合理的结论,为解决通信工程复杂问题提供支撑。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通信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通信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通信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通信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通信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复杂通信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 矩阵表
 
  
   
    
     |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 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 社会 | 7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 1具备厚实的科学与工程基础,扎实的通信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对通信感知和装备、通信组网和通信、通信应用和管理等复杂工程项目提供智能化、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2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思维、研究能力、国际视野的未来通信领域业界或学界的高素质人才 |   |   | ● | ● | ● |   |   |   | ● | ● | ● | ● | 
    
     | 3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和终身自主学习意识,成为具有理想信念的崇业者 |   |   |   |   |   | ● | ● | ● |   | ● |   | ● | 
   
  
  
 用符号●进行标注
 四、学制、毕业学分要求及学位授予
 1. 本科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按照学分制度管理。
 2. 通信工程专业员工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68学分,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 课程类别 | 通识必修 | 学门核心 | 学类核心 | 专业核心 | 个性培养 | 通识选修 | 实训实践 | 合计 | 
    
     | 学分数 | 30 | 24 | 27 | 27 | 18 | 8 | 34 | 168 | 
   
  
  
 员工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有关环节,达到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国家员工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即可毕业。根据《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湖大教字[2018]22号),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必修30学分+选修8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通识选修课程按《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读办法》实施,通识必修课程如下: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115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 
    
     | GE0117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 
    
     | GE0115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 
    
     | GE01155(-162) | 形势与政策 | 2 |   | 
    
     | GE0115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 
    
     | GE0115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 
    
     | GE01151 | 思政实践 | 2 |   | 
    
     | GE01012(-015) | 大学英语 | 8 | 实行弹性学分、动态分层、模块课程教学,总学分为8学分,设置4、6、8三级学分基本要求,不足学分可以通过相关外语水平等级测评或外语学科竞赛成绩获取。 | 
    
     | GE01089(-092) | 体育 | 4 |   | 
    
     | 合计 | 30 |   | 
   
  
  
 (二)学门核心(24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3025 | 高等数学A(1) | 5 |   | 
    
     | GE03026 | 高等数学A(2) | 5 |   | 
    
     | GE03003 | 线性代数A | 3 |   | 
    
     | GE0300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 
    
     | GE03005 | 普通物理A(1) | 3 |   | 
    
     | GE03006 | 普通物理A(2) | 3 |   | 
    
     | GE03007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 
    
     | GE03008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 
    
     | 合计 | 24 |   | 
   
  
  
 (*)普通物理实验,2学分。建议微波、天线、光学等实验必选。
 (三)学类核心(27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4029 | 程序设计 | 5 | 全院必修 | 
    
     | CS04031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全院必修 | 
    
     | EI04040 |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 | 5 | 全院必修 | 
    
     | EI04041 | 信息与通信中的数学基础 | 4 | EE类必修 | 
    
     | EI04042 | 电路分析与设计基础 | 4 | EE类必修 | 
    
     | EI04043 | 信号与系统 | 4 | EE类必修 | 
    
     | 合计 | 27 |   | 
   
  
  
 (四)专业核心(27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5131 | 信息与通信工程导论 | 1 |   | 
    
     | EI05040 |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 3 |   | 
    
     | EI05041 | 模拟电子线路 | 3 |   | 
    
     | EI05042 | 通信电子电路 | 3 |   | 
    
     | EI05043 | 随机信号分析 | 3 |   | 
    
     | EI05044 | 电磁场与电磁波 | 3 |   | 
    
     | EI05045 | 数字信号处理 | 3 |   | 
    
     | EI05005 | 通信原理 | 4 |   | 
    
     | EI05046 | 网络交换与路由 | 4 |   | 
    
     | 合计 | 27 |   | 
   
  
  
 (五)个性培养(18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采用方向分组与任选组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员工必选与毕业设计直接相关的课程组中的3门课程,然后跨组(鼓励院内跨专业)选修课程,共选修6门课程。其中3门按组选,3门任选,总计18学分,课程及分组如下: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EI06120 | 量子信息处理 | 3 | 通信电波课程组 | 
    
     | EI06121 | 通信光电子学 | 3 | 
    
     | EI06122 | 天线原理与微波技术 | 3 | 
    
     | EI06123 | 忆阻器电路设计与应用 | 3 | 通信电路课程组 | 
    
     | EI06124 |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 3 | 
    
     | EI06110 | 射频集成电路设计 | 3 | 
    
     | EI06113 | 检测估计与系统仿真 | 3 | 信号处理课程组 | 
    
     | EI06125 |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 3 | 
    
     | EI06045 | 数字图像处理 | 3 | 
    
     | EI06126 | 现代数字通信 | 3 | 
    
     | EI06127 | 无线通信 | 3 | 通信系统课程组 | 
    
     | EI06128 | 移动通信 | 3 | 
    
     | CS06027 | 多媒体通信 | 3 | 
    
     | EI06129 | 光纤通信 | 3 | 
    
     | EI06130 | 无线通信网 | 3 | 通信网络课程组 | 
    
     | EI06115 | 现代通信新技术 | 3 | 
    
     | EI06131 | 移动互联网 | 3 | 
    
     | EI06132 | 物联网通信 | 3 | 
    
     |   | 跨专业选修课(1) |   | 跨专业选修课(任选) | 
    
     |   | 跨专业选修课(2) |   | 
    
     |   | 跨专业选修课(3) |   | 
   
  
  
 注:1)个性培养学分,必须在专业内按课程组选修3门共9学分;2)其他3门课共9学分,可在全校范围内跨专业任选。
 (六)实践环节(34 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10046 | 创新创业 | 2 |   | 
    
     | GE09048(-049)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 
    
     | CS10048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 
    
     | CS10049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 
    
     | CS10050 | 软件能力实训 | 4 | 大一进大二 | 
    
     | CS10051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4 | 大二进大三 | 
    
     | CS10021 | 专业综合设计 | 4 | 大三进大四 | 
    
     | CS10052 | 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 | 14 |   | 
    
     | 合计 | 34 |   | 
   
  
  
 要求:实践(含独立实验)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
 六、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参照专业认证标准,各专业应根据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建立修读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修读课程-毕业要求”矩阵表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 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 社会 | 7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M |   | M | M | M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   |   |   |   | H | H | M | M |   | M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H |   | M | M | M |   | L |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H | M | M | M |   | H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M |   | M | L | M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   |   |   | M | M | H | M | M | 
    
     | 思政实践 |   |   |   |   |   | M |   | M | H | H |   | M | 
    
     | 大学英语 |   |   |   |   |   | L |   | M | M | H |   | H | 
    
     | 体育 |   |   |   |   |   |   | L | M | H | H |   | M | 
    
     | 高等数学A | H | H |   | M | L |   |   |   |   |   |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H | H |   | M | L |   |   |   |   |   |   |   | 
    
     | 线性代数A | H | H |   | M | L |   |   |   |   |   |   |   | 
    
     | 普通物理A | H | H |   | M |   |   |   | M |   |   |   |   | 
    
     | 普通物理实验A | H |   | H |   | M |   |   | L | M |   |   |   | 
    
     | 程序设计 | M |   | H |   |   |   |   |   |   |   |   | L | 
    
     | 信息与通信中的数学基础 | M | H |   |   |   |   |   |   |   |   |   |   |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L |   | H |   |   |   |   |   |   |   |   |   | 
    
     | 电路分析与设计基础 |   |   | H |   |   |   |   |   |   |   |   |   | 
    
     |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 |   |   | M |   |   |   |   |   | M |   |   | L | 
    
     | 信息与通信工程导论 |   |   | H |   |   |   |   |   | M | M |   |   | 
    
     | 信号与系统 |   |   |   | H |   |   |   |   | M | M |   |   | 
    
     |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   | H |   |   |   |   |   |   |   | M |   |   | 
    
     | 模拟电子线路 |   |   | H |   |   |   |   |   |   | M |   |   | 
    
     | 通信电子电路 |   | H |   |   |   |   |   |   |   | M |   |   | 
    
     | 随机信号分析 |   |   |   | H |   |   |   |   |   | M |   |   | 
    
     | 电磁场与电磁波 |   |   |   | H |   |   |   |   |   | M |   |   | 
    
     | 数字信号处理 |   |   |   | H |   |   |   |   |   |   |   |   | 
    
     | 通信原理 | H | H |   | H | M |   |   |   |   |   |   |   | 
    
     | 网络交换与路由 |   |   |   |   |   | H | M |   |   |   |   |   |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   |   |   |   |   |   |   | M |   |   | M | 
    
     | 创新创业 |   |   |   |   | M | H | L | M | H | H | H |   | 
    
     | 软件能力实训 |   |   |   |   | H | M | H |   |   |   |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   | M |   | H |   |   |   |   |   |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   | H |   | H |   |   |   |   |   |   |   |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   | H |   | H |   | H |   |   | H | M |   | 
    
     | 专业综合设计 |   |   | H | H |   |   |   | M |   |   | L |   | 
    
     | 毕业设计(论文) |   |   | M | H |   |   |   | M |   |   |   | H | 
    
     | 专业选修课程群 |   |   |   | M |   | M |   |   |   |   |   | H | 
   
  
  
 用符号H、M、L进行标注,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度低。
 七、课程责任教师一览表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拟授课学院/教师 | 授课学期 | 
    
     | 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3 | 
    
     | 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28+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3 | 思政实践 | 2 | 64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 | 
    
     | 5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8 | 
    
     | 6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 | 
    
     | 7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8 | 大学英语 | 8 | 128 | 外国语学院 | 1-4 | 
    
     | 9 | 体育 | 4 | 128+16 | 体育学院 | 1-4 | 
    
     | 10 | 高等数学A(1)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1 | 
    
     | 11 | 高等数学A(2)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2 | 
    
     | 12 | 线性代数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1 | 
    
     | 1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3 | 
    
     | 14 | 普通物理A(1)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5 | 普通物理A(2)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6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7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8 | 程序设计 | 5 | 48+16+32 | 陈浩(责任教授)团队 | 1 | 
    
     | 19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56+16+16 | 骆嘉伟(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0 |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 | 5 | 56+16+16 | 彭蔓蔓(责任教授)团队 | 4 | 
    
     | 21 | 信息与通信中的数学基础 | 4 | 48+8+16 | 傅喜泉(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2 | 电路分析与设计基础 | 4 | 48+8+16 | 杨华、吴建辉 | 3 | 
    
     | 23 | 信号与系统 | 4 | 48+8+16 | 康志伟、吴建辉 | 4 | 
    
     | 24 |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 3 | 40+4+8 | 何海珍、陈华 | 3 | 
    
     | 25 | 模拟电子线路 | 3 | 40+4+8 | 杜四春、李涛 | 4 | 
    
     | 26 | 通信电子电路 | 3 | 40+4+8 | 孙晶茹 | 5 | 
    
     | 27 | 随机信号分析 | 3 | 40+4+8 | 何松华、杜青松 | 5 | 
    
     | 28 | 电磁场与电磁波 | 3 | 40+4+8 | 唐志祥、白艳锋 | 5 | 
    
     | 29 | 数字信号处理 | 3 | 40+4+8 | 曾凡仔 | 5 | 
    
     | 30 | 通信原理 | 4 | 48+8+16 | 余小游、杜青松 | 6 | 
    
     | 31 | 网络交换与路由 | 4 | 48+8+16 | 伍仁勇 | 6 | 
    
     | 32 | 量子信息处理 | 3 | 48 | 白艳锋 | 7 | 
    
     | 33 | 通信光电子学 | 3 | 48 | 杨华 | 7 | 
    
     | 34 | 天线原理与微波技术 | 3 | 48 | 李锦新 | 7 | 
    
     | 35 | 忆阻器电路设计与应用 | 3 | 48 | 洪庆辉 | 7 | 
    
     | 36 |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 3 | 48 | 李涛 | 7 | 
    
     | 37 | 射频集成电路设计 | 3 | 48 | 杜四春 | 7 | 
    
     | 38 |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 3 | 48 | 吴宝龙 | 7 | 
    
     | 39 | 数字图像处理 | 3 | 48 | 陈华 | 7 | 
    
     | 40 | 现代数字通信 | 3 | 48 | 罗志年 | 7 | 
    
     | 41 | 无线通信 | 3 | 48 | 肖要强 | 7 | 
    
     | 42 | 移动通信 | 3 | 48 | 杨亮 | 7 | 
    
     | 43 | 多媒体通信 | 3 | 48 | 杨高波 | 7 | 
    
     | 44 | 光纤通信 | 3 | 48 | 何晶 | 7 | 
    
     | 45 | 无线通信网 | 3 | 48 | 蒋洪波 | 7 | 
    
     | 46 | 现代通信新技术 | 3 | 48 | 肖竹 | 7 | 
    
     | 47 | 移动互联网 | 3 | 48 | 伍仁勇 | 7 | 
    
     | 48 | 物联网通信 | 3 | 48 | 何海珍 | 7 | 
    
     | 49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148 | 武装部 | 1、3 | 
    
     | 50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64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3 | 
    
     | 51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32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4 | 
    
     | 52 | 软件能力实训 | 4 | 128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1 | 
    
     | 53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4 | 128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2 | 
    
     | 54 | 专业综合设计 | 4 | 128 | 余小游、伍仁勇、杜青松、吴建辉、李锦新 | 夏季学期3 | 
    
     | 55 | 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 | 14 | 448 | 通信专业全体教师 | 8 | 
   
  
  
 八、专业责任教授
 
  
   
    
     |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 学位 | 专业特长 | 承担授课课程 | 
    
     | 1 | 曾凡仔 | 教授 | 博士 | 信号处理 | 数字信号处理 | 
   
  
  
 
 
 
 软件工程
 一、专业简介
 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软件工程专业是全国首批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设置的本科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2004年首届2+2模式全日制本科生毕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6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软件工程专业设有软件工程理论与技术、系统软件与网络、软件与数据工程三个专业方向,秉承“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校训,倡导和践行“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有效融合理论和实践,优化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结合科研和企业真实项目需求,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和实践内容,为员工提供丰富的个性化选修课程。目前正在以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引,以员工能力产出为导向,不断强化专业建设,形成新时代“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为各行业输送具有知识丰富、素质全面、能力突出的软件专业人才。毕业生去向主要为IT企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部门,或继续攻读更高学位。
 二、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人文、道德、科学和工程素养,系统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相关技术、方法和工具,系统分析和有效解决复杂软件问题,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能够适应和推动软件行业发展的专门人才,使员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本专业员工毕业后五年内达到以下目标:
 1. 具备厚实的科学与工程基础,扎实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和项目管理技能,能应用专业知识、技能和工具解决复杂软件问题。
 2. 具有创新性思维、团队协作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具备“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精神。
 3.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成为具有新时代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高素质人才。
 三、毕业要求
 根据工程认证OBE的产出导向要求,软件工程本科毕业生需要学习软件工程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需要系统掌握软件工程理论和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测试技术和管理技巧,具备大型系统软件、嵌入式软件、互联网软件等各类复杂软件工程的设计与实现能力,实现软件工程知识、软件研发能力、软件工程人才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简而言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需达到以下12个方面的要求:
 1. 工程知识:应掌握软件生命周期中涉及的工程知识和相关数理基础,并能够将其应用到软件工程实践中。
 2. 问题分析: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与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识别、表达、分析复杂的软件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特定需求设计软件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功能设计、系统架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并在设计环节体现创新意识。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理论并采用相关技术手段,从软件技术创新的角度,得出复杂软件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法。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给定的软件系统解决方案,选择和使用现代工程工具,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软件工程实践和软件问题解决方案对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软件工程实践对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能够将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体现于解决方案。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软件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软件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9. 个人和团队:具备团队意识,能够正确理解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在软件项目中能够和团队成员协作完成任务。
 10. 沟通:具备书面沟通、口头沟通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工具编制软件文档,能够与客户、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口头沟通。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进行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
 11. 项目管理:理解和掌握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能够应用于软件工程实践。
 12. 终身学习: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矩阵表
 
  
   
    
     |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 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 社会 | 7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 1.具备厚实的科学与工程基础,扎实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和项目管理技能,能应用专业知识、技能和工具解决复杂软件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2.具有创新性思维、团队协作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具备“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精神。 |   |   |   |   |   |   |   |   | ● | ● |   |   | 
    
     | 3.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成为具有新时代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高素质人才。 |   |   |   |   |   | ● | ● | ● |   |   |   | ● | 
   
  
  
 四、学制、毕业学分要求及学位授予
 1. 本科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4-6年,按照学分制度管理。
 2. 软件工程专业员工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68学分,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 课程类别 | 通识必修 | 学门核心 | 学类核心 | 专业核心 | 个性培养 | 通识选修 | 实践环节 | 合计 | 
   
    | 学分数 | 30 | 24 | 29 | 19 | 18 | 8 | 40 | 168 | 
  
 
 3. 员工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有关环节,达到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国家员工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即可毕业。根据《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湖大教字[2018]22号),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38学分,其中必修30学分+选修8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通识选修课程按《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读办法》实施,通识教育课程如下: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115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 
    
     | GE0117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 
    
     | GE0115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 
    
     | GE01155(-162) | 形势与政策 | 2 |   | 
    
     | GE0115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 
    
     | GE0115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 
    
     | GE01151 | 思政实践 | 2 |   | 
    
     | GE01012(-015) | 大学英语 | 8 | 实行弹性学分、动态分层、模块课程教学,总学分为8学分,设置4、6、8三级学分基本要求,不足学分可以通过相关外语水平等级测评或外语学科竞赛成绩获取。 | 
    
     | GE01089(-092) | 体育 | 4 |   | 
    
     | 合计 | 30 |   | 
   
  
  
 (二)学门核心(24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3025 | 高等数学A(1) | 5 |   | 
    
     | GE03026 | 高等数学A(2) | 5 |   | 
    
     | GE03003 | 线性代数A | 3 |   | 
    
     | GE0300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 
    
     | GE03005 | 普通物理A(1) | 3 |   | 
    
     | GE03006 | 普通物理A(2) | 3 |   | 
    
     | GE03007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 
    
     | GE03008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 
    
     | 合计 | 24 |   | 
   
  
  
 (三)学类核心(29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4029 | 程序设计 | 5 |   | 
    
     | CS04030 | 离散数学 | 4 |   | 
    
     | CS04031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 
    
     | CS04032 | 电路与电子学 | 5 |   | 
    
     | CS04033 | 计算机系统 | 5 |   | 
    
     | CS04034 | 操作系统 | 5 |   | 
    
     | 合计 | 29 |   | 
   
  
  
 (四)专业核心(19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5122 | 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 | 1 |   | 
    
     | CS05123 | 软件工程导论 | 3 |   | 
    
     | CS05124 | 软件设计与实现 | 3 |   | 
    
     | CS05125 | 编译原理与技术 | 3 |   | 
    
     | CS05103 | 计算机网络 | 3 |   | 
    
     | CS05104 | 数据库系统 | 3 |   | 
    
     | CS05127 | 面向对象与程序设计 | 3 |   | 
    
     | 合计 | 19 |   | 
   
  
  
 * 专业核心课每门课程包含小班讨论和实验
 (五)个性培养(18学分)
 个性培养课程采用方向分组与任选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其中3门按组选,3门任选。设立“软件工程理论与技术”、“系统软件与网络”、“软件与数据工程”三个方向分组,每组设置6门课程,员工首先选择其中一个分组,并选修其中3门课程,然后再任选修3门课程(可以是组内,也可以跨组或跨专业)。课程及分组如下: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6247 | 软件项目管理 | 3 | 软件工程理论与技术 | 
    
     | CS06249 | 软件架构与设计模式 | 3 | 
    
     | CS06234 | 人机交互技术 | 3 | 
    
     | CS06133 | 软件需求工程 | 3 | 
    
     | CS06058 | 软件测试技术 | 3 | 
    
     | CS06248 | 企业应用开发 | 3 | 
    
     | CS06250 | 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 | 3 | 系统软件与网络 | 
    
     | CS06254 | 嵌入式智能系统软件开发 | 3 | 
    
     | CS06083 | 网络编程技术 | 3 | 
    
     | CS06252 | 移动应用开发 | 3 | 
    
     | CS06253 | 分布式计算与区块链 | 3 | 
    
     | CS06251 | 云计算基础与应用 | 3 | 
    
     | CS06255 | 数据科学导论 | 3 | 软件与数据工程 | 
    
     | CS06256 | 算法分析与设计 | 3 | 
    
     | CS06144 | 机器学习 | 3 | 
    
     | CS06231 | 文本数据处理 | 3 | 
    
     | CS06257 | 大数据处理 | 3 | 
    
     | CS06071 | 数据挖掘 | 3 | 
   
  
  
 (六)实践环节(40学分)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9048(-049)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其中军事技能2学分 | 
    
     | CS10046 | 创新创业 | 2 |   | 
    
     | CS10062 | 软件能力实训 | 2 | 夏季学期1 | 
    
     | CS10048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 
    
     | CS10049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 
    
     | CS10051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4 | 夏季学期2 | 
    
     | CS10055 | 软件创新创业综合实训 | 4 | 夏季学期3 | 
    
     | CS10056 | 企业实习 | 8 | 第7学期(包含IT职业素养实践) | 
    
     | CS10053 | 毕业设计 | 14 |   | 
    
     | 合计 | 40 |   | 
   
  
  
 六、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修读课程-毕业要求”矩阵表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 社会 | 7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沟通 | 11项目 管理 | 12终身 学习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M |   | M | M | M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   |   |   |   | H | H | M | M |   | M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H |   | M | M | M |   | L |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H | M | M | M |   | H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M |   | M | L | M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   |   |   | M | M | H | M | M | 
    
     | 思政实践 |   |   |   |   |   | M |   | M | H | H |   | M | 
    
     | 大学英语 |   |   |   |   |   | L |   | M | M | H |   | H | 
    
     | 体育 |   |   |   |   |   |   | L | M | H | H |   | M | 
    
     | 高等数学A(1) | H | H |   | M | L |   |   |   |   |   |   |   | 
    
     | 高等数学A(2) | H | H |   | M | L |   |   |   |   |   |   |   | 
    
     | 线性代数A | H | H |   | M | L |   |   |   |   |   |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H | H |   | M |   |   |   | M |   |   |   |   | 
    
     | 普通物理A(1) | H | H |   | M | L |   |   |   |   |   |   |   | 
    
     | 普通物理A(2) | H | H |   | M | L |   |   |   |   |   |   |   | 
    
     | 普通物理实验A(1) | H |   | H |   | M |   |   | L | M |   |   |   | 
    
     | 普通物理实验A(2) | H |   | H |   | M |   |   | L | M |   |   |   | 
    
     | 程序设计 | H |   | H |   |   |   |   |   |   |   |   |   | 
    
     | 离散数学 | M | H |   |   |   |   |   |   |   |   |   |   |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L |   | H |   |   |   |   |   |   |   |   |   | 
    
     | 电路与电子学 |   |   | H |   |   |   |   |   |   |   |   |   | 
    
     | 计算机系统 |   |   | M |   |   |   |   |   | M |   |   | L | 
    
     | 操作系统 |   |   | H |   |   |   |   |   | M | M |   |   | 
    
     | 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 |   |   |   |   |   | H | H |   |   |   |   | M | 
    
     | 软件工程导论 |   |   | H |   | H |   |   |   |   |   |   |   | 
    
     | 软件设计与实现 |   |   | H |   | H |   |   |   | M | M |   |   | 
    
     | 编译原理与技术 |   | H | H |   |   |   |   |   |   |   |   |   | 
    
     | 计算机网络 |   | H | H |   |   |   |   |   |   |   |   |   | 
    
     | 数据库系统 |   | H | H |   |   |   |   |   |   |   |   |   | 
    
     | 面向对象与程序设计 |   |   | H |   | H |   |   |   |   |   |   |   |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   |   |   |   |   |   |   | M |   |   | M | 
    
     | 创新创业 |   |   |   |   | M | H | L | M | H | H | H |   | 
    
     | 软件能力实训 |   |   |   |   | H | M | H |   |   |   |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   | M |   | H |   |   |   |   |   |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   | H |   | H |   |   |   |   |   |   |   |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   | H |   | H |   | H |   |   | H | M |   | 
    
     | 软件创新创业综合实训 |   |   | H | H |   |   |   | M |   |   | L |   | 
    
     | 企业实习 |   | M | H |   | M | H |   | H | H | H | L |   | 
    
     | 毕业设计 |   |   | M | H |   |   |   | M |   |   |   | H | 
    
     | 专业选修课程群 |   |   |   | M |   | M |   |   |   |   |   | H | 
   
  
  
 * 用符号H、M、L进行标注,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度低。
 七、课程责任教师一览表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拟授课教师 | 授课学期 | 
    
     | 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3 | 
    
     | 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28+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3 | 思政实践 | 2 | 64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 | 
    
     | 5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8 | 
    
     | 6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 | 
    
     | 7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8 | 大学英语 | 8 | 128 | 外国语学院 | 1-4 | 
    
     | 9 | 体育 | 4 | 128+16 | 体育学院 | 1-4 | 
    
     | 10 | 高等数学A(1)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1 | 
    
     | 11 | 高等数学A(2)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2 | 
    
     | 12 | 线性代数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1 | 
    
     | 1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3 | 
    
     | 14 | 普通物理A(1)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5 | 普通物理A(2)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6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7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8 | 程序设计 | 5 | 48+16+32 | 陈浩(责任教授)团队 | 1 | 
    
     | 19 | 离散数学 | 4 | 56+8 | 杨圣洪(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0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56+16+16 | 骆嘉伟(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1 | 电路与电子学 | 5 | 56+16+16 | 邝继顺(责任教授)团队 | 3 | 
    
     | 22 | 计算机系统 | 5 | 56+16+16 | 赵欢(责任教授)团队 | 4 | 
    
     | 23 | 操作系统 | 5 | 48+16+32 | 周四望 | 4 | 
    
     | 24 | 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 | 1 | 16 | 陈浩、周四望、荣辉桂、边耐政、金敏 | 1 | 
    
     | 25 | 软件工程导论 | 3 | 40+4+8 | 胡军,周军海,金敏 | 5 | 
    
     | 26 | 软件设计与实现 | 3 | 40+4+8 | 边耐政,周军海 | 5 | 
    
     | 27 | 编译原理与技术 | 3 | 40+4+8 | 杨金民,黎文伟 | 6 | 
    
     | 28 | 计算机网络 | 3 | 40+4+8 | 刘琴,王涛 | 5 | 
    
     | 29 | 数据库系统 | 3 | 40+4+8 | 杨金民,戴牡红 | 4 | 
    
     | 30 | 面向对象与程序设计 | 3 | 40+4+8 | 陆绍飞,李玮 | 3 | 
    
     | 31 | 软件项目管理 | 3 | 48 | 李珩 | 5 | 
    
     | 32 | 软件架构与设计模式 | 3 | 48 | 常炳国 | 6 | 
    
     | 33 | 人机交互技术 | 3 | 48 | 李玮 | 6 | 
    
     | 34 | 软件需求工程 | 3 | 48 | 欧阳柳波 | 6 | 
    
     | 35 | 软件测试技术 | 3 | 48 | 李军义 | 6 | 
    
     | 36 | 企业应用开发 | 3 | 48 | 边耐政 | 5 | 
    
     | 37 | 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 | 3 | 48 | 刘代波 | 5 | 
    
     | 38 | 嵌入式智能系统软件开发 | 3 | 48 | 金敏 | 6 | 
    
     | 39 | 网络编程技术 | 3 | 48 | 杨贯中 | 6 | 
    
     | 40 | 移动应用开发 | 3 | 48 | 李玮 | 6 | 
    
     | 41 | 分布式计算与区块链 | 3 | 48 | 杨贯中 | 6 | 
    
     | 42 | 云计算基础与应用 | 3 | 48 | 肖雄仁 | 5 | 
    
     | 43 | 数据科学导论 | 3 | 48 | 荣辉桂 | 5 | 
    
     | 44 | 算法分析与设计 | 3 | 48 | 肖光意 | 6 | 
    
     | 45 | 机器学习 | 3 | 48 | 陈浩 | 5 | 
    
     | 46 | 文本数据处理 | 3 | 48 | 欧阳柳波 | 6 | 
    
     | 47 | 大数据处理 | 3 | 48 | 彭 鹏 | 6 | 
    
     | 48 | 数据挖掘 | 3 | 48 | 戴牡红 | 6 | 
    
     | 49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148 | 武装部 | 1、3 | 
    
     | 50 | 软件能力实训 | 2 | 64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1 | 
    
     | 51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64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3 | 
    
     | 52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32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4 | 
    
     | 53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4 | 128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2 | 
    
     | 54 | 软件创新创业综合实训 | 4 | 128 | 李玮、王涛、戴牡红、杨金民 | 夏季学期3 | 
    
     | 55 | 企业实习 | 8 | 12周 | 软件专业全体教师 | 7 | 
    
     | 56 | 毕业设计 | 14 | 448 | 软件专业全体教师 | 8 | 
   
  
  
 八、专业责任教授
 
  
   
    
     |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 学位 | 专业特长 | 承担授课课程 | 
    
     | 1 | 陈浩 | 教授 | 博士 | 软件工程、大数据技术 | 程序设计、机器学习 | 
   
  
  
 
 
 
 数字媒体技术
 一、专业简介
 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于2006年设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面向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图,计算机游戏、数字影视动漫、数字广告和出版、数字图像处理等领域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的专门技术人才,是一门面向未来与实用,兼具深厚科研和应用价值的专业。
 本专业设有数字媒体算法和前端应用开发两个专业方向,秉承“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校训,倡导和践行“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有效融合理论和实践,优化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为员工提供了较全面的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兼顾理论和实践的同时还鼓励员工选修其他专业方向课程满足个性发展需求。在培养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素养的同时,以员工能力产出为导向,形成新时代“互联网+”数字媒体方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毕业生去向主要为数字媒体类IT公司、通信运营商、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实务部门和研究部门,或继续攻读国内外更高学位。
 二、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人文、道德、科学和工程素养,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相关技术、方法和工具,系统分析和有效解决复杂数字媒体技术问题,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能够适应和推动数字媒体技术行业发展的专门人才,使员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本专业员工毕业后五年内达到以下目标:
 1. 具备厚实的科学与工程基础,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知识和项目管理技能,能应用专业知识、技能和工具解决复杂数字媒体技术问题。
 2. 具有创新性思维、团队协作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具备“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精神。
 3.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成为具有新时代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高素质人才。
 三、毕业要求
 根据工程认证OBE 的产出导向要求,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需要学习软件工程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需要系统掌握软件工程理论和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测试技术和管理技巧,具备数字媒体工程、移动应用软件等各类复杂工程的设计与实现能力,实现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知识、数字媒体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数字媒体工程人才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简而言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需达到以下12个方面的要求:
 1. 工程知识:应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中涉及的工程知识和相关数理基础,并能够将其应用到数字媒体技术的工程实践中。
 2. 问题分析: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识别、表达、分析复杂的数字媒体技术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特定需求设计软件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功能设计、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和系统架构设计等,并在设计环节体现创新意识。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理论并采用相关技术手段,从数字媒体技术创新的角度,得出复杂数字媒体技术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法。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给定的数字媒体系统解决方案,选择和使用现代工程工具,提高数字媒体工程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数字媒体技术工程实践和解决方案对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数字媒体工程实践和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在数字媒体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数字媒体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9. 个人和团队:具备团队意识,能够正确理解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在数字媒体开发项目中能够和团队成员协作完成任务。
 10. 沟通:具备书面沟通、口头沟通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工具编制数字媒体技术工程文档,能够与客户、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口头沟通。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进行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
 11. 项目管理:理解和掌握数字媒体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能够应用于数字媒体工程实践。
 12. 终身学习: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 矩阵表
 
  
   
    
     |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 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 社会 | 7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 1.具备厚实的科学与工程基础,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知识和项目管理技能,能应用专业知识、技能和工具解决复杂数字媒体技术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2.具有创新性思维、团队协作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具备“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精神。 |   |   |   |   |   |   |   |   | ● | ● |   |   | 
    
     | 3.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成为具有新时代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高素质人才。 |   |   |   |   |   | ● | ● | ● |   |   |   | ● | 
   
  
  
 用符号●进行标注
 四、学制、毕业学分要求及学位授予
 1. 本科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4-6年,按照学分制度管理。
 2.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员工毕业最低学分数为 168 学分,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 课程类别 | 通识必修 | 学门核心 | 学类核心 | 专业核心 | 个性培养 | 通识选修 | 实践环节 | 合计 | 
   
    | 学分数 | 30 | 24 | 29 | 19 | 24 | 8 | 34 | 168 | 
  
 
 3. 员工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有关环节,达到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国家员工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即可毕业。根据《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湖大教字[2018]22号),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必修30学分+选修8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通识选修课程按《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读办法》实施,通识必修课程如下: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115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 
    
     | GE0117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 
    
     | GE0115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 
    
     | GE01155(-162) | 形势与政策 | 2 |   | 
    
     | GE0115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 
    
     | GE0115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 
    
     | GE01151 | 思政实践 | 2 |   | 
    
     | GE01012(-015) | 大学英语 | 8 | 实行弹性学分、动态分层、模块课程教学,总学分为8学分,设置4、6、8三级学分基本要求,不足学分可以通过相关外语水平等级测评或外语学科竞赛成绩获取。 | 
    
     | GE01089(-092) | 体育 | 4 |   | 
    
     | 合计 | 30 |   | 
   
  
  
 (二)学门核心(24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3025 | 高等数学A(1) | 5 |   | 
    
     | GE03026 | 高等数学A(2) | 5 |   | 
    
     | GE03003 | 线性代数A | 3 |   | 
    
     | GE0300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 
    
     | GE03005 | 普通物理A(1) | 3 |   | 
    
     | GE03006 | 普通物理A(2) | 3 |   | 
    
     | GE03007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 
    
     | GE03008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 
    
     | 合计 | 24 |   | 
   
  
  
 (三)学类核心(29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4029 | 程序设计 | 5 |   | 
    
     | CS04030 | 离散数学 | 4 |   | 
    
     | CS04031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 
    
     | CS04032 | 电路与电子学 | 5 |   | 
    
     | CS04033 | 计算机系统 | 5 |   | 
    
     | CS04034 | 操作系统 | 5 |   | 
    
     | 合计 | 29 |   | 
   
  
  
 (四)专业核心( 19 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5122 | 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 | 1 |   | 
    
     | CS05107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3 |   | 
    
     | CS05127 | 面向对象与程序设计 | 3 |   | 
    
     | CS05104 | 数据库系统 | 3 |   | 
    
     | CS05129 | 计算机图形学 | 3 |   | 
    
     | CS05110 | 数字图像处理 | 3 |   | 
    
     | CS05102 | 人工智能 | 3 |   | 
    
     | 合计 | 19 |   | 
   
  
  
 注:专业核心课每门课程包含小班讨论和实验
 (五)个性培养(24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采用方向分组与任选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员工需首先从“数字媒体算法组”或者“前端应用开发组”中任意选定1组中的5门课程(5门共15学分),然后(可以是组内,也可以跨组或跨专业,鼓励校内院内跨专业)选修其它3个课程,共选修8 门课程。共计24学分,课程及分组如下: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6234 | 人机交互技术 | 3 | 数字媒体算法组 | 
    
     | CS06258 | 智能图形图像导论 | 3 | 
    
     | CS06213 | 计算机视觉 | 3 | 
    
     | CS06259 | 计算机动画与图形引擎导论 | 3 | 
    
     | CS06116 | 虚拟现实 | 3 | 
    
     | CS06144 | 机器学习  | 3 | 前端应用开发组 | 
    
     | CS06252 | 移动应用开发 | 3 | 
    
     | CS06260 | 软件工程导论 | 3 | 
    
     | CS06249 | 软件架构与设计模式 | 3 | 
    
     | CS06247 | 软件项目管理 | 3 | 
   
  
  
 注:个性培养学分,可在全校范围内跨专业选修学分50%以上。
 (六)实践环节(34 学分)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9048(-049)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 
    
     | CS10046 | 创新创业 | 2 |   | 
    
     | CS10048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 
    
     | CS10049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 
    
     | CS10050 | 软件能力实训 | 4 | 大一进大二小学期 | 
    
     | CS10051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4 | 大二进大三小学期 | 
    
     | CS10057 | 专业综合实训 | 4 | 大三进大四小学期 | 
    
     | CS10052 | 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 | 14 |   | 
    
     | 合计 | 34 |   | 
   
  
  
 六、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修读课程-毕业要求”矩阵表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 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 社会 | 7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M |   | M | M | M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   |   |   |   | H | H | M | M |   | M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H |   | M | M | M |   | L |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H | M | M | M |   | H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M |   | M | L | M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   |   |   | M | M | H | M | M | 
    
     | 大学英语 |   |   |   |   |   | M |   | M | H | H |   | M | 
    
     | 体育 |   |   |   |   |   |   | L | M | H | H |   | M | 
    
     | 高等数学A(1) | H | H |   | M | L |   |   |   |   |   |   |   | 
    
     | 高等数学A(2) | H | H |   | M | L |   |   |   |   |   |   |   | 
    
     | 线性代数A | H | H |   | M | L |   |   |   |   |   |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H | H |   | M |   |   |   | M |   |   |   |   | 
    
     | 普通物理A(1) | H | H |   | M | L |   |   |   |   |   |   |   | 
    
     | 普通物理A(2) | H | H |   | M | L |   |   |   |   |   |   |   | 
    
     | 普通物理实验A(1) | H |   | H |   | M |   |   | L | M |   |   |   | 
    
     | 普通物理实验A(2) | H |   | H |   | M |   |   | L | M |   |   |   | 
    
     | 程序设计 |   | H |   |   | H |   |   |   |   |   |   |   | 
    
     | 离散数学 | H | M |   |   |   |   |   |   |   |   |   |   |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 H | H |   |   |   |   |   |   |   |   |   | 
    
     | 电路与电子学 |   |   |   | H |   |   |   |   |   |   |   | M | 
    
     | 计算机系统 |   | H |   |   |   | H |   |   |   |   |   |   | 
    
     | 操作系统 |   | H | H |   |   |   |   |   |   |   |   |   | 
    
     | 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 |   |   |   |   |   | H | H |   |   |   |   | M |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 H | H |   | M |   |   |   |   |   |   |   | 
    
     | 面向对象与程序设计 |   | H | H |   | M |   |   |   |   |   |   |   | 
    
     | 数据库系统 |   | H | H |   | M |   |   |   |   |   |   |   | 
    
     | 计算机图形学 |   | H | H |   | M |   |   |   |   |   |   |   | 
    
     | 数字图像处理 |   | H | H |   | M |   |   |   |   |   |   |   | 
    
     | 人工智能 |   | H | H |   | M |   |   |   |   |   |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 H | H |   |   |   |   |   |   |   |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 H | H |   |   |   |   |   |   |   |   |   |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   |   |   |   |   |   |   | M |   |   | M | 
    
     | 创新创业 |   |   |   |   | M | H | L | M | H | H | H |   | 
    
     | 软件能力实训 |   |   |   |   | H | M | H |   |   |   |   |   |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   | H |   | H |   | H |   |   | H | M |   | 
    
     | 专业综合设计 |   |   | H | H |   |   |   | M |   |   | L |   | 
    
     | 毕业设计(论文) |   |   | M | H |   |   |   | M |   |   |   | H | 
    
     | 专业选修课程群 |   |   |   | M |   | M |   |   |   |   |   | H | 
   
  
  
 用符号H、M、L进行标注,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度低。
 七、课程责任教师一览表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拟授课教师 | 授课学期 | 
    
     | 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3 | 
    
     | 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28+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3 | 思政实践 | 2 | 64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 | 
    
     | 5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8 | 
    
     | 6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 | 
    
     | 7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8 | 大学英语 | 8 | 128 | 外国语学院 | 1-4 | 
    
     | 9 | 体育 | 4 | 128+16 | 体育学院 | 1-4 | 
    
     | 10 | 高等数学A(1)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1 | 
    
     | 11 | 高等数学A(2)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2 | 
    
     | 12 | 线性代数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1 | 
    
     | 1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3 | 
    
     | 14 | 普通物理A(1)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5 | 普通物理A(2)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6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7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8 | 程序设计 | 5 | 48+16+32 | 陈浩(责任教授)团队 | 1 | 
    
     | 19 | 离散数学 | 4 | 56+8 | 杨圣洪(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0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56+16+16 | 骆嘉伟(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1 | 电路与电子学 | 5 | 56+16+16 | 邝继顺(责任教授)团队 | 3 | 
    
     | 22 | 计算机系统 | 5 | 56+16+16 | 赵欢(责任教授)团队 | 4 | 
    
     | 23 | 操作系统 | 5 | 48+16+32 | 周四望 | 4 | 
    
     | 24 | 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 | 1 | 16 | 周四望,周世哲 | 1 | 
    
     | 25 | 面向对象与程序设计 | 3 | 40+4+8 | 陆绍飞,李玮 | 3 | 
    
     | 26 | 数据库系统 | 3 | 40+4+8 | 杨金民,戴牡红 | 4 | 
    
     | 27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3 | 40+4+8 | 肖光意 | 5 | 
    
     | 28 | 计算机图形学 | 3 | 40+4+8 | 周世哲 | 5 | 
    
     | 29 | 数字图像处理 | 3 | 40+4+8 | 林红利 | 6 | 
    
     | 30 | 人工智能 | 3 | 40+4+8 | 曹达 | 5 | 
    
     | 31 | 人机交互技术 | 3 | 48 | 李玮  | 5 | 
    
     | 32 | 智能图形图像导论 | 3 | 48 | 周世哲  | 6 | 
    
     | 33 | 计算机动画与图形引擎导论 | 3 | 48 | 潘华伟 | 7 | 
    
     | 34 | 计算机视觉 | 3 | 48 | 林红利 | 6 | 
    
     | 35 | 虚拟现实 | 3 | 48 | 潘华伟 | 7 | 
    
     | 36 | 机器学习  | 3 | 48 | 陈浩 | 5 | 
    
     | 37 | 移动应用开发 | 3 | 48 | 李玮 | 6 | 
    
     | 38 | 软件工程导论 | 3 | 48 | 胡军,周军海 | 5 | 
    
     | 39 | 软件架构与设计模式 | 3 | 48 | 常炳国 | 6 | 
    
     | 40 | 软件项目管理 | 3 | 48 | 李珩 | 7 | 
    
     | 41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148 | 武装部 | 1、3 | 
    
     | 42 | 软件能力实训 | 4 | 128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1 | 
    
     | 43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4 | 128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2 | 
    
     | 44 | 专业综合实训 | 4 | 128 | 潘华伟 | 夏季学期3 | 
    
     | 45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64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3 | 
    
     | 46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32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4 | 
    
     | 47 | 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 | 14 | 448 | 数媒专业全体教师 | 8 | 
   
  
  
 八、专业责任教授
 
  
   
    
     |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 学位 | 专业特长 | 承担授课课程 | 
    
     | 1 | 周四望 | 教授 | 博士 | 操作系统,数字图像处理 | 操作系统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一、专业简介
 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为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自身教育优势及其在计算机、通信等领域的专业优势,于2019年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专业。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培养方案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制定。通过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核心专业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和实践,掌握计算机科学、大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夯实大数据相关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学科核心基础知识,依托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注重跨学科交叉融合,以员工为本、教学为源、创新为体、创业为用,培养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素养的大数据工程领域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加强学科交叉与国际交流特色,重点突出数据科学、大数据处理、大数据分析及大数据应用等专业方向。毕业生能在互联网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等从事大数据分析、挖掘、处理、服务、应用和研究工作,或在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攻读更高学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培养面向大数据行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全球化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素质的优秀人才,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学术研究型、自主创业型、科技开发型的大数据领域高水平技术人才,使员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本专业员工毕业后五年内达到以下目标:
 1. 具备厚实的科学与工程基础,扎实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对大数据工程项目提供规划、应用、管理及决策方法,具有大数据工程项目设计、研发和实施能力。
 2. 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思维、研究能力、国际视野的大数据工程项目设计、研发和实施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卓越人才。
 3.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和终身自主学习意识,成为具有理想信念的崇业者。
 三、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具备应用数理知识、工程基础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理论的能力,并运用于解决大数据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在信息收集、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应用本学科领域必需的数理基础、工程基础与专业知识,对大数据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识别,表达和解决复杂大数据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系统、组件或软件,并能够在大数据系统设计环节中具有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大数据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具有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为解决大数据工程复杂问题提供支撑。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大数据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大数据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大数据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大数据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复杂大数据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 矩阵表
 
  
   
    
     |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 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 社会 | 7 环境 和可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 1具备厚实的科学与工程基础,扎实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对大数据工程项目提供规划、应用、管理及决策方法,具有大数据工程项目设计、研发和实施能力 | ● | ● | ● | ● | ● |   |   |   |   |   |   |   | 
    
     | 2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思维、研究能力、国际视野的大数据工程项目设计、研发和实施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卓越人才 |   |   | ● | ● | ● |   |   |   | ● | ● | ● | ● | 
    
     | 3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和终身自主学习意识,成为具有理想信念的崇业者 |   |   |   |   |   | ● | ● | ● |   | ● |   | ● | 
   
  
  
 用符号●进行标注
 四、学制、毕业学分要求及学位授予
 1. 本科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按照学分制度管理。
 2.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员工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68学分,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 课程 类别 | 通识 必修 | 学门 核心 | 学类 核心 | 专业 核心 | 个性 培养 | 通识 选修 | 集中 实践 | 合计 | 
    
     | 学分数 | 30 | 24 | 29 | 19 | 24 | 8 | 34 | 168 | 
   
  
  
 3. 员工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有关环节,达到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国家员工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即可毕业。根据《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湖大教字[2018]22号),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必修30学分+选修8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通识选修课程按《威廉希尔williamhill官方网站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读办法》实施,通识必修课程如下: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115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 
    
     | GE0117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 
    
     | GE0115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 
    
     | GE01155(-162) | 形势与政策 | 2 |   | 
    
     | GE0115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 
    
     | GE0115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 
    
     | GE01151 | 思政实践 | 2 |   | 
    
     | GE01012(-015) | 大学英语 | 8 | 实行弹性学分、动态分层、模块课程教学,总学分为8学分,设置4、6、8三级学分基本要求,不足学分可以通过相关外语水平等级测评或外语学科竞赛成绩获取。 | 
    
     | GE01089(-092) | 体育 | 4 |   | 
    
     | 合计 | 30 |   | 
   
  
  
 (二)学门核心(24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3025 | 高等数学A(1) | 5 |   | 
    
     | GE03026 | 高等数学A(2) | 5 |   | 
    
     | GE03003 | 线性代数A | 3 |   | 
    
     | GE0300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 
    
     | GE03005 | 普通物理A(1) | 3 |   | 
    
     | GE03006 | 普通物理A(2) | 3 |   | 
    
     | GE03007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 
    
     | GE03008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 
    
     | 合计 | 24 |   | 
   
  
  
 (三)学类核心(29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4029 | 程序设计 | 5 |   | 
    
     | CS04030 | 离散数学 | 4 |   | 
    
     | CS04031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 
    
     | CS04032 | 电路与电子学 | 5 |   | 
    
     | CS04033 | 计算机系统 | 5 |   | 
    
     | CS04034 | 操作系统 | 5 |   | 
    
     | 合计 | 29 |   | 
   
  
  
 (四)专业核心(19学分)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5101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导论 | 1 |   | 
    
     | CS05114 | 数据库原理 | 3 |   | 
    
     | CS05102 | 人工智能 | 3 |   | 
    
     | CS05103 | 计算机网络 | 3 |   | 
    
     | CS05115 | 多元统计分析 | 3 |   | 
    
     | CS05108 | 机器学习 | 3 |   | 
    
     | CS05110 | 数字图像处理 | 3 |   | 
    
     | 合计 | 19 |   | 
   
  
  
 (五)个性培养(24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采用方向分组与任选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员工首先选定某一分组的所有课程,然后跨组(鼓励院内跨专业)选修课程,共选修8门课程。其中4门按组选,4门任选,总计24学分,课程及分组如下:
 
  
   
    
     | 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CS06071 | 数据挖掘 | 3 | 数据科学组 | 
    
     | CS06221 | 分布式数据库 | 3 | 
    
     | CS06142 | 云计算技术 | 3 | 
    
     | CS06203 | 智能优化算法 | 3 | 
    
     | CS06231 | 文本数据处理 | 3 | 数据处理组 | 
    
     | CS06213 | 计算机视觉 | 3 | 
    
     | CS06207 | 并行算法设计与分析 | 3 | 
    
     | CS06232 | GPU编程实践 | 3 | 
    
     | CS06211 | 模式识别 | 3 | 数据分析组 | 
    
     | CS06143 | 社交网络分析 | 3 | 
    
     | CS06206 | 信息检索 | 3 | 
    
     | CS06233 | 网络舆情分析技术 | 3 | 
    
     | CS06214 | 信息可视化 | 3 | 数据应用组 | 
    
     | CS06234 | 人机交互技术 | 3 | 
    
     | CS06222 | 知识图谱及应用 | 3 | 
    
     | CS06267 | 生物信息学 | 3 | 
   
  
  
 (六)实践环节(34 学分)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GE09048(-049)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 
    
     | CS10046 | 创新创业 | 2 |   | 
    
     | CS10048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 
    
     | CS10049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 
    
     | CS10050 | 软件能力实训 |   | 4 | 
    
     | CS10051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4 |   | 
    
     | CS10021 | 专业综合设计 | 4 |   | 
    
     | CS10052 | 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 | 14 |   | 
    
     | 合计 | 34 |   | 
   
  
  
 要求:实践(含独立实验)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
 六、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参照专业认证标准,各专业应根据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建立修读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修读课程-毕业要求”矩阵表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 1 工程 知识 | 2 问题 分析 | 3 设计/ 开发 解决 方案 | 4 研究 | 5 使用 现代 工具 | 6 工程 与社 会 | 7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 8 职业 规范 | 9 个人 和 团队 | 10 沟通 | 11 项目 管理 | 12 终身 学习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M |   | M | M | M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   |   |   |   |   | H | H | M | M |   | M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   |   |   |   | H |   | M | M | M |   | L | 
    
     | 形势与政策 |   |   |   |   |   |   | H | M | M | M |   | H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M |   | M | L | M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   |   |   | M | M | H | M | M | 
    
     | 思政实践 |   |   |   |   |   | M |   | M | H | H |   | M | 
    
     | 大学英语 |   |   |   |   |   | L |   | M | M | H |   | H | 
    
     | 体育 |   |   |   |   |   |   | L | M | H | H |   | M | 
    
     | 高等数学A | H | H |   | M | L |   |   |   |   |   |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H | H |   | M | L |   |   |   |   |   |   |   | 
    
     | 线性代数A | H | H |   | M | L |   |   |   |   |   |   |   | 
    
     | 普通物理A | H | H |   | M |   |   |   | M |   |   |   |   | 
    
     | 普通物理实验A | H |   | H |   | M |   |   | L | M |   |   |   | 
    
     | 程序设计 | M |   | H |   |   |   |   |   |   |   |   | L | 
    
     | 离散数学 | M | H |   |   |   |   |   |   |   |   |   |   |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L |   | H |   |   |   |   |   |   |   |   |   | 
    
     | 电路与电子学 |   |   | H |   |   |   |   |   |   |   |   |   | 
    
     | 计算机系统 |   |   | M |   |   |   |   |   | M |   |   | L | 
    
     | 操作系统 |   |   | H |   |   |   |   |   | M | M |   |   | 
    
     | 数据库原理 |   |   | H |   |   |   |   |   | M | M |   |   | 
    
     | 计算机网络 |   |   | H |   |   |   |   |   |   | M |   |   | 
    
     | 人工智能 |   | H |   |   |   |   |   |   |   | M |   |   | 
    
     | 机器学习 |   |   |   | H |   |   |   |   |   | M |   |   | 
    
     | 多元统计分析 |   |   |   | H |   |   |   |   |   | M |   |   | 
    
     | 数字图像处理 |   |   |   | H |   |   |   |   |   | M |   |   |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   |   |   |   |   |   |   | M |   |   | M | 
    
     | 创新创业 |   |   |   |   | M | H | L | M | H | H | H |   | 
    
     | 软件能力实训 |   |   |   |   | H | M | H |   |   |   |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   | M |   | H |   |   |   |   |   |   |   |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   | H |   | H |   |   |   |   |   |   |   |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   | H |   | H |   | H |   |   | H | M |   | 
    
     | 专业综合设计 |   |   | H | H |   |   |   | M |   |   | L |   | 
    
     | 毕业设计(论文) |   |   | M | H |   |   |   | M |   |   |   | H | 
    
     | 专业选修课程群 |   |   |   | M |   | M |   |   |   |   |   | H | 
   
  
  
 用符号H、M、L进行标注,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度低。
 七、课程责任教师一览表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拟授课学院/教师 | 授课学期 | 
    
     | 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3 | 
    
     | 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2 | 28+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3 | 思政实践 | 2 | 64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 | 
    
     | 5 | 形势与政策 | 2 | 3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8 | 
    
     | 6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 | 
    
     | 7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2+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4 | 
    
     | 8 | 大学英语 | 8 | 128 | 外国语学院 | 1-4 | 
    
     | 9 | 体育 | 4 | 128+16 | 体育学院 | 1-4 | 
    
     | 10 | 高等数学A(1)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1 | 
    
     | 11 | 高等数学A(2) | 5 | 80+16 | 数学学院 | 2 | 
    
     | 12 | 线性代数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1 | 
    
     | 1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 3 | 40+8 | 数学学院 | 3 | 
    
     | 14 | 普通物理A(1)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5 | 普通物理A(2) | 3 | 48+16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6 | 普通物理实验A(1)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2 | 
    
     | 17 | 普通物理实验A(2) | 1 | 32 | 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 | 3 | 
    
     | 18 | 程序设计 | 5 | 48+16+32 | 陈浩(责任教授)团队 | 1 | 
    
     | 19 | 离散数学 | 4 | 56+8 | 杨圣洪(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0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 | 56+16+16 | 骆嘉伟(责任教授)团队 | 2 | 
    
     | 21 | 电路与电子学 | 5 | 56+16+16 | 邝继顺(责任教授)团队红平 | 3 | 
    
     | 22 | 计算机系统 | 5 | 56+16+16 | 赵欢(责任教授)团队 | 4 | 
    
     | 23 | 操作系统 | 5 | 48+16+32 | 李蕊、刘彩苹 | 4 | 
    
     | 24 | 数据库原理 | 3 | 40+4+8 | 刘彩苹、付彬 | 5 | 
    
     | 25 | 计算机网络 | 3 | 40+4+8 | 杨磊、谢鲲 | 5 | 
    
     | 26 | 人工智能 | 3 | 40+4+8 | 李智勇、袁进 | 5 | 
    
     | 27 | 机器学习 | 3 | 40+4+8 | 蒋斌、安吉尧 | 6 | 
    
     | 28 | 多元统计分析 | 3 | 40+4+8 | 尤志强 | 5 | 
    
     | 29 | 数字图像处理 | 3 | 40+4+8 | 贺旭、肖正 | 6 | 
    
     | 30 | 数据挖掘 | 3 | 48 | 卢新国 | 5 | 
    
     | 31 | 云计算技术 | 3 | 48 | 陈果 | 6 | 
    
     | 32 | 分布式数据库 | 3 | 48 | 付彬 | 7 | 
    
     | 33 | 智能优化算法 | 3 | 48 | 夏艳 | 7 | 
    
     | 34 | 文本数据处理 | 3 | 48 | 欧阳柳波 | 6 | 
    
     | 35 | 计算机视觉 | 3 | 48 | 蔡敏捷 | 6 | 
    
     | 36 | 并行算法设计与分析 | 3 | 48 | 吴帆 | 6 | 
    
     | 37 | GPU编程实践 | 3 | 48 | 谭怀亮 | 7 | 
    
     | 38 | 模式识别 | 3 | 48 | 杨胜 | 5 | 
    
     | 39 | 社交网络分析 | 3 | 48 | 姜文君 | 6 | 
    
     | 40 | 信息检索 | 3 | 48 | 杨建业 | 7 | 
    
     | 41 | 网络舆情分析技术 | 3 | 48 | 廖骎 | 7 | 
    
     | 42 | 信息可视化 | 3 | 48 | 黄尚戎 | 6 | 
    
     | 43 | 人机交互技术 | 3 | 48 | 李玮 | 6 | 
    
     | 44 | 知识图谱及应用 | 3 | 48 | 李智勇 | 7 | 
    
     | 45 | 生物信息学 | 3 | 48 | 吴蓉晖 | 7 | 
    
     | 46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 3 | 148 | 武装部 | 1、3 | 
    
     | 47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1 | 2 | 64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3 | 
    
     | 48 | 电子测试平台与工具2 | 1 | 32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4 | 
    
     | 49 | 软件能力实训 | 4 | 128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1 | 
    
     | 50 | 电子与计算机系统工程实训 | 4 | 128 | 实验室教师团队 | 夏季学期2 | 
    
     | 51 | 专业综合设计 | 4 | 128 | 罗娟、吴强、袁文澹、肖正、安吉尧、佘兢克 | 夏季学期3 | 
    
     | 52 | 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 | 14 | 448 | 大数据专业全体教师 | 8 | 
   
  
  
 八、专业责任教授
 
  
   
    
     |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 学位 | 专业特长 | 承担授课课程 | 
    
     | 1 | 骆嘉伟 | 教授 | 博士 | 大数据,人工智能 | 数据结构与算法 |